第13部分(第3/4 頁)
1987年,林毅夫學成回國,這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個“海歸”經濟學博士。他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經濟學研究中,以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作為研究方向。
這期間,林毅夫歷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範圍橫跨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直以來,他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倚重的經濟學家,對國計民生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為中國經濟的騰飛作出了貢獻。
摸著石頭過河
2008年2月4日,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正式任命林毅夫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階副行長。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悲憫情懷、救贖之志,能否承受起這場金融風暴的救贖之重呢?帶著疑問,我們前往約定地點—華盛頓重慶樓。
重慶樓是華府有名的中國餐館,曾經因為張愛萍將軍的首肯及題字而名噪一時。重慶樓不像有的中國餐館,來了美國之後,為了迎合市場而改變了原有的風味,結果適得其反,做出的菜土洋不宜,成了“四不像”。這裡的廚子秉承了正宗川渝菜系的傳統,毛血旺、口水雞、酸菜魚都做得很地道。
中午1點左右,林毅夫和世界銀行下屬某公司首席財務官凱文到達重慶樓。雖然我和林毅夫認識很久了,但在這裡相聚,還是很難得的。稍事寒暄之後,我向二人介紹了本次來美國的主要目的。林毅夫很隨和,20多年過去了,他的普通話還是帶著一絲臺灣宜蘭鄉音。說到我們收購了永隆,紐約分行又馬上開業,他關注地問我:“馬行長,今年招商銀行的經營情況怎麼樣?”我笑著說:“上半年業績不錯,淨利潤和每股盈利同比都增長110%多。下半年增幅可能會下降,降幅還不會小,銀行業的冬天這回可是真的來了啊。”
林毅夫愁眉稍展,也笑了起來,說:“招商銀行一直都是做得不錯的,我相信你們能渡過難關。而且,國內的情況比起這裡,還是好很多啊。”從麥克唐納那裡出來,我就一直在觀察,表面上看,華盛頓繁華依舊,似乎並未被金融海嘯抹去多少光彩,街道上依然人來人往。然而稍加留意,你便會看出端倪,那些出售奢侈品的專賣店貼滿了打折海報,店裡都很冷清。奢侈品產業自二戰後由歐洲傳至美國之後,一直很火,香水、珠寶、服飾、鐘錶、紅酒,美國上流社會對這些東西的追逐,從未停止過。可是眼前這番景象,隱隱地透露出風暴的影響力之強,多次來華府,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見著。
我把這些告訴他們,林毅夫身旁的凱文說:“您真細緻,現在確實是這樣的,高階商店和消費場所去的人少了,大家都愁著找工作,有錢的不敢亂花積蓄,沒錢的更不敢奢侈。這樣一來,沃爾瑪這樣的平價超市反而很火爆,大家擠破了頭,有的老太太排幾個小時的隊,為了搶一點打折的橄欖油。”
第十五章 相聚重慶樓(3)
事實上,這種情況目前並非美國特有,即使是在以快餐文化為恥的法國,2008年上半年就有數千間獨立經營的高檔法國餐廳申請破產。據媒體報道,麥當勞成為本次危機的受惠者,而法國則成為美國以外麥當勞銷量增長最快的國家。
眼前的這些情況與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的情形確有相似之處,從1929年到1933年,短短几年時間裡,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跌得只剩十分之一,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從近80美元跌至8美元;近五千家銀行倒閉,十多萬家企業關門,失業人口占全國勞工總數的四分之一,這些數字構成了資本主義誕生以來最恐怖的記憶。
面對危機,電影院成了人們逃避現實的最佳選擇,無數失業者或失意者湧進電影院尋求安慰。文藝因此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好萊塢恐怖片鼻祖《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著名的喜劇《鴨湯》(Duck Soup)等都是大蕭條期間的作品。
這種情況甚至延伸到大蕭條之後,“美女與野獸”型幻想故事《金剛》1933年上映,引起的轟動不亞於幾十年後它被翻拍的盛況。卓別林的《摩登時代》(Charles Chaplin in Modern Times)1936年上映也風靡一時。美國百年百部最佳電影,30年代拍攝的影片佔了很大比例。
“國家不幸詩家幸”,幾乎同一時期,美國文學界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百花齊放。隨著各種社會矛盾的升級,左翼作家、與前花旗CEO同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