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讓我選自己喜歡的。但是書全部是她選的。
“這些書現在對你可能還有點難,等到上中學的時候再看吧。全部都是對媽媽的人生有重大影響的書。阿修流著媽媽的血,一定也會被感動的。”
她如是說。杜斯妥也夫斯基、屠格涅夫、卡繆……看起來一點都不有趣,但沒關係。流著媽媽的血。有這句話就夠了。
最後的晚餐是漢堡。母親雖說要吃更好的東西,但我要是不到輕鬆熱鬧的地方,就沒法忍住眼淚。
買的東西用宅配服務送回,我們牽著手走上回家的路。靈活地使用螺絲起子的手。製作好吃漢堡的手。用力扇我耳光的手。以及溫柔地撫摸我的頭的手。今天之前我不知道手能傳達這麼多的回憶。我已經到了極限了。腳踏出一步眼淚就流了下來。我用空著的那隻手死命拭淚。媽媽開口說:
“阿修,媽媽答應以後不能見你,也不能打電話或者寫信給你。但是媽媽會一直想著阿修的。就算我們分開了,阿修也是媽媽唯一的孩子。阿修要是發生什麼事,媽媽就算破壞約定也會趕來的。阿修也不要忘記媽媽喔……”
母親也哭了。
“真的會來嗎?”
母親沒有回答,只停下腳步,用力緊緊抱住我。這是一無所有空虛的我,最後的幸福——。
隔年,父親再婚。我十一歲。
再婚的物件是他中學同學,長得不壞,但是笨得不得了。跟電器行老闆結婚,卻連三號電池跟四號電池都分不出來。但是我並不討厭這個人。
因為她知道自己很笨。不會的事就直說不會。客人要是問了什麼困難的問題,她不會含糊矇混過去,會好好地記下來,問過父親之後再回客人電話。讓人佩服的笨法。所以我帶著敬意叫她:“美由紀阿姨”。當然也從沒做過肥皂劇裡常見的欺侮繼母、反抗繼母之類的無聊事。我替她在網路上標便宜的名牌貨、替她拿東西、出門買晚飯等等,我覺得我挺努力的。
家長參觀日她來學校,我也並不討厭。我沒告訴她,她不知道從商店街上什麼人那裡聽說了,我在課堂上轉過頭,一眼就看見美由紀阿姨站在家長前排中央。她用手機拍了我在黑板上解開其他同學不會的數學題,回去給父親看,老實說我很高興。
我們也會跟父親三個人一起去唱卡拉OK、打保齡球。我覺得自己好像也慢慢變笨了,但當笨蛋意外地很輕鬆愉快,愉快到我覺得就這樣成為笨蛋家庭的一員也不錯。
父親再婚半年後,美由紀阿姨懷孕了。笨蛋跟笨蛋的婚姻,生下笨蛋小孩的機率是百分之一百,但是寶寶跟我有一半的血緣,我也很期待會生下怎樣的寶寶。這個時候我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成為笨蛋家庭的一員。但是隻有我一個人這麼想。預產期前一個月,訂購嬰兒床的時候美由紀阿姨說:
“我跟爸爸商量過了,讓修哉到阿嬤的房子那裡去唸書。寶寶出生以後哭的時候會吵到你的。沒問題,電視冷氣什麼的都會裝好。很棒吧。”
他們已經決定好了,沒有我插嘴的餘地。
第二個星期我房間的東西就用店裡的小貨車幾乎都搬到阿嬤在河邊的舊平房。空出來的房間裡,能照到太陽的窗邊放著嶄新的嬰兒床。
一個小泡泡,啵地一聲破掉了。
這個鄉下小鎮沒什麼明星學校可上,我預定要上離家最近的公立中學,根本用不著考試。學校的功課不管是哪一門,教科書看一遍,我就知道這裡大概是要學生學到這種程度吧,然後我就完全掌握這個階段的內容,不再深入下去。
換句話說,我根本不需要專門有個地方唸書。但是他們既然要給我也沒辦法。母親買給我的書本來是上中學以後才要看的,為了有效地利用時間跟空間,我就早一步開始看了。
我不知道《罪與罰》、《戰爭與和平》給了母親怎樣的影響。我跟母親流著同樣的血,那我閱讀時的感覺應該也是母親的感覺吧。母親選的書果然沒錯。我不斷反覆閱讀。看
書的時候就像是跟遙遠的母親共處一樣。這對孤獨的我而言是小小的幸福時刻。
我沉浸在母親的回憶中,檢視這間當電器行倉庫用的房子。這裡簡直是寶庫,各種工具都有,沒在使用的家電也到處都是。我找到了一個鬧鐘。以前母親曾經拆開來給我看過的那個。
這個鬧鐘裝上電池也不會動,我想修理看看,開啟來發現只不過是接觸不良而已。我在修理的時候想到了個有趣的主意。於是第一號發明:逆轉時鐘就誕生了。長針、短針跟秒針都逆轉。讓人有時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