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郭小珠又驚又喜,胡亂揭了十來頁,見上邊記載的全是劍招要訣,並在文字下方配上美女插圖。那些細膩筆觸勾畫出的美女,神韻丰姿,把劍的姿式端莊高雅,劍招卻是奇妙深奧,環環密扣。郭小珠看得神遊嚮往,忍不住折截樹枝就地練習起來。
打後的日子裡,郭小珠就靠練劍過日子。在這廣邈而空曠的峽谷中雖她孑然一身,但每每練成一招一劍,睿智神明,竟也覺怡然自得快樂自在。光陰荏苒,郭小珠在峽谷中度過了半年之久,雖則吃的是野果潭魚,營養單調貧乏,但她每日堅持練劍,身體雖不似以前,可也健康無恙。這麼日日練劍,劍法竟大展神速,很快就將劍譜裡的劍招鑽透練熟。
十、練奇功
請點選“我要投票”,每人一天僅一票,票數積得多,作品才有可能上推薦榜。
請點選“我要收藏”,點選後本書就在藏書架上了,一有更新章節,會顯示“NEW”字樣,方便提醒閱讀。
感謝對雲衝的支援!
————————————————————————————————————————————————————
十、練奇功
練完了劍譜,郭小珠覺得有必要從《天仙神劍》的第一招逐一練起,重溫一遍。
如此反覆練了半個多月,忽有一日,她在溫習途中驀地見到周邊的松樹上沙沙地飄下松針來。郭小珠一愣,按住右手上的樹枝,靜靜地看著這些松針飄下。過了片刻,針葉落小了,到後來竟然不再漂落。郭小珠大感訝異,又重試揮起手裡的樹枝。隨著手臂揮舞掄轉,那些松梢上的針葉又撲籟撲籟地往下掉落。郭小珠越練越快,一招接著一招,一劍緊似一劍,綿綿密密,排山倒海。那些漂落下來的松針竟然如雨急驟,紛紛揚揚,斜斜地射刺下來,猶如鋼針箭雨,很快插滿了郭小珠的周圍。
親眼所見這套劍法的巨大威力,郭小珠愈練愈起勁,愈練愈是著迷,興趣所致,竟然忘了收勢休息。忽然,郭小珠的上身輕漂漂的,似乎沒了重量,感覺十分的漂渺空蕩,竟如飛身騰了空。而下身沉重步法踉蹌,如履水底寸步難行。腰間火辣辣的痛,似要斷裂了一樣。手中那截樹枝愈來愈浮,想掙脫手腕似的,不能把持之下郭小珠的整條右臂竟愈託愈高。突然咔喇一下,樹枝從中折斷,上半截一飛沖天,直刺雲表!
郭小珠驚訝得目瞪口呆,尚未回過神來,體內澎湃的血液忽地朝頭頂急貫,砰的一下,郭小珠眼前一黑,竟昏倒在地。
待得郭小珠醒轉,翌日已經從東面的山崖上露了出來。
郭小珠渾身酥麻,掙扎著坐了起來。那截斷枝尚抓在手上,她想:“上身輕浮,下體沉重,莫非是步法跟不上?”轉念一想,“劍法是那位小姐所創,她肯定也創有相匹配的步法。”
走到草閣的鞦韆旁,開啟未翻動的木箱木盒,希望能從中搜尋出什麼秘笈來。果然掀開第四個木盒時,一本蠟黃捲曲的簿本露了出來,書目上豎寫著“仙女凌波”四個大字。郭小珠急促地翻開幾頁,只見書頁上畫的全是美貌如仙的女子,她們衣袂翩躚,披帶飛揚,竟全在凌空起舞。“天,這些舞蹈好像在哪兒見過?”心下一頓,即時想起,“對,仙女崖上的舞蹈,怎麼一個模樣?步法完全一樣,絲毫不差。”想了一下,認為這是本舞譜。
郭小珠翻回第一頁,見書頁正中分明寫著“練我凌波,獨步武林”顯然又是本武功秘笈。郭小珠心有疑慮地揭開第二頁,上面豎寫著五列字,自右往左寫的是:“仙女凌波,惟我獨創,笑傲武林,與天不共”最後一列字偏下縮寫,字眼相當細微,寫的是“宮仙玉題”。
“原來這位孤苦伶仃、含恨死去的小姐姓宮名仙玉。”郭小珠驀地想起玉女峰平臺上的那塊石碣:“仙女崖、玉女峰,縱天容悔已仙宮。原來這峰、崖竟是以這位小姐的名字題名的。‘縱天容悔已仙宮’?這位小姐在這峽谷裡刻了那麼多的怨恨之語,全是衝這叫‘天’的男人,卻不曾想到這叫‘天’的男人在她摔下崖之後十分懊悔悲痛,拿她名字題了這座山峰懸崖,還負一石碑上山,立碑傳世。可惜這位宮小姐不曉得這叫天的男人的一片後悔之心,對他的絕情尚懷恨在心,獨創了這門《天仙神劍》和《仙女凌波》,要‘與天不共’,不共戴天,不能原諒這位名叫天的男人。”
這部《仙女凌波》的前半部分是步法圖形,後半部分是文字註釋。註釋先從運氣週轉圖說起,即內氣所行的穴位,所分的支徑。
郭小珠花上幾日時間,先將秘笈閱覽一遍,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