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2/4 頁)
獻帝道:“然則奈何?”
伏完接著說道:“臣有一計:陛下可製衣一領,取玉帶一條,密賜董承;卻於帶襯內縫一密詔以賜之,令到家見詔,可以晝夜畫策,神鬼不覺矣。”
獻帝乃自作一密詔,咬破指尖,以血寫之,暗令伏皇后縫於玉帶紫錦襯內,卻自穿錦袍,自系此帶,令內史宣董承入。
董承見獻帝禮畢,獻帝道:“朕夜來與後說霸河之苦,念國舅大功,故特宣入慰勞。”
董承頓首謝恩,獻帝帶著董承出殿,到太廟,轉上功臣閣內,獻帝焚香禮畢,引董承觀畫像,中間畫漢高祖容像。
獻帝對著董承問道:“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聽到獻帝之言,董承不由大驚道:“陛下戲臣耳。聖祖之事,何為不知?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萬世之基業。”
獻帝道:“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嘆!”
接著指左右二輔之像道:“此二人非留侯張良、酇侯蕭何耶?”
董承說道:“然也。高祖開基創業,實賴二人之力。”
獻帝回顧左右較遠,乃密對著董承說道:“卿亦當如此二人立於朕側。”
聽到獻帝之言,董承不由的惶恐道:“臣無寸功,何以當此?”
獻帝接著說道:“朕想卿西都救駕之功,未嘗少忘,無可為賜。”
接著指所著袍帶道:“卿當衣朕此袍,系朕此帶,常如在朕左右也。”
董承頓首謝恩,獻帝解袍帶賜承,密語道:“卿歸可細觀之,勿負朕意。”董承會意,穿袍繫帶,辭帝下閣。
早有人報知曹操道:“獻帝與董承登功臣閣說話。”
曹操即入朝來看,董承出閣,才過宮門,恰遇曹操來;急無躲避處,只得立於路側施禮。
曹操問道:“國舅何來?”董承道:“適蒙天子宣召,賜以錦袍玉帶。”
曹操接著問道:“何故見賜?”董承道:“因念某舊日西都救駕之功,故有此賜。”
聽到董承之言,曹操不禁冷笑一聲道:“解帶我看。”
董承心知衣帶中必有密詔,恐操看破,遲延不解,曹操叱左右:“急解下來!”
看了半晌,笑道:“果然是條好玉帶!再脫下錦袍來借看。”
董承心中畏懼,不敢不從,遂脫袍獻上,曹操親自以手提起,對日影中細細詳看。
看畢,自己穿在身上,繫了玉帶,回顧左右曰:“長短如何?”左右稱美。
曹操對著董承說道:“國舅即以此袍帶轉賜與吾,何如?”
董承說道:“君恩所賜,不敢轉贈;容某別制奉獻。”
曹操道:“國舅受此衣帶,莫非其中有謀乎?”
聽到曹操之言董承不禁大驚:“某焉敢?丞相如要,便當留下。”
見到董承的樣子,曹操不禁笑著說道:“公受君賜,吾何相奪?聊為戲耳。”遂脫袍帶還給了董承。
董承辭別曹操歸家,至夜獨坐書院中,將袍仔細反覆看了,並無一物。
董承思道:“天子賜我袍帶,命我細觀,必非無意;今不見甚蹤跡,為什麼呢?”
隨又取玉帶檢看,乃白玉玲瓏,碾成小龍穿花,背用紫錦為襯,縫綴端整,亦並無一物,董承心疑,放於桌上,反覆尋之。
良久,疲倦不已,正欲伏几而寢,忽然燈花落於帶上,燒著背襯。承驚拭之,已燒破一處,微露素絹,隱見血跡。
急取刀拆開視之,乃天子手書血字密詔也。
詔曰:“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近日操賊弄權,欺壓君父;結連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不由朕主。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卿乃國之大臣,朕之至戚,當念高帝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復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灑血,書詔付卿,再四慎之,勿負朕意!建安四年春三月詔。”
第四百七十五節 何去何從
“主公!”
隨著戰鬥的結束,清理戰場的工作逐步展開了,隨著統計人數的進行,發現蔡瑁等荊州軍高層卻是沒有任何的蹤影,抓到的都是些小蝦米。
而此時的許褚和典韋卻是已經知道了自己之前碰到的那個正是蔡瑁和蒯良,不由的後悔不跌。
等到許褚和典韋二人懊惱的回到大營之中,劉琦見到兩人的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