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三叔定了定神,就去摸暗門的機銷,但是心有點慌,手抖得厲害,幾乎就不受控制。
好不容易摸到了機銷,推開暗門,三叔剛剛鬆了一口氣,突然一道紅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暗道黑暗中飛了出來,那速度之快,幾乎就像是瞬間移動一樣,直奔三叔的面門而來,就在轉瞬之間,那東西已經到了跟前;
三叔心裡叫一聲“不好”,再想躲已經晚了。千鈞一髮之時,他急中生智,把脖子一縮,然後對著那蟲就是狠命一吹。
三叔吹灶臺的時候練出來的肺活量相當了得,力氣很大,一下子,那屍蟞被吹得改變了方向,翻了個跟頭,撞到了牆上。
三叔趁著這個機會,一抬手,一翻身就從暗道裡翻了出去,反手一下壓死暗門。
下面的蟞王幾乎同時跟了出來,但是這一次它晚了一步,暗門已經給蓋死了。它“啪”一聲撞在石板上又掉了進去,發出了一連串“咯咯咯咯”的叫聲。
三叔只覺得頭皮發麻,全身都軟了,他一下子癱倒在棺材邊上,才發現自己渾身都被汗溼透了,好久才緩過勁來。
我深知蟞王的厲害,聽得一身冷汗,忙讓他長話短說,不需要講得如此生動。
之後,三叔意識到此地不宜久留,再也沒有什麼想法,收拾了東西,反打盜洞,帶著幾個先人的遺骨爬出了古墓。
他選的一個隱蔽的地方,將屍體焚化了,接著就連夜上了山路回縣城。用他自己的話說,到山頂之時,正是太陽探頭的時候,他看著太陽,第一次感覺到在地面上是多麼的美好。
回到長沙之後,三叔沒有對任何人講起這件事情,包括爺爺在內,但是他對於戰國帛書卻有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暗中研究。可是三叔當時的那些朋友,不是地痞就是流氓,沒有一個上得了檯面,整了有大半年也沒有整出什麼成果來。從暗道中帶出來的黑色卵石也找了很多前輩看過,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三叔心灰意冷,逐漸失去了興趣,直到他到西沙前,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事情才有了轉機。
當時,他的一個朋友生病死了,請了一個老牛鼻子作法事,那時候的牛鼻子是兼職的,穿上道袍是道士,脫下來就可是任何人,也沒講究,作完法事,一群人就喝酒,三叔自己也忘記當時是怎麼回事,似乎是喝醉了吹牛,就把卵石拿了出來炫耀。
沒承想,那牛鼻子一看到那東西,就臉色一變,又聞了聞,突然說這不是石頭。
三叔沒把這人放在眼裡,有點嘲笑地問他道: “不是石頭,那是什麼?”
牛鼻子正色地告訴他道:“這應該是一顆丹藥。”
牛鼻子說得言之鑿鑿,三叔看著不像是瞎說,以為碰到高人了,就把他拉到一邊沒人的地方,想和他細說,然而這個牛鼻子也是個半桶水,只知道這東西是丹藥,卻不知道來歷和細節。而他之所以知道這東西是丹藥,還是因為他們住的道觀很古老,據說是五胡亂華的時候就有了,道觀中有很多古董,幾代下來都給他拿去當了,其中就有很多煉丹的工具,他在其中見過這種石頭一樣的丹藥,也聞過味道,才敢如此肯定。
三叔不免失望,但是總算又看到曙光了,後來又找了幾個搞金石研究的人看過,他們也證實了這個說法,這東西的確是一顆“丹”。雲深無跡。
不過,丹藥這門東西屬於玄學,很個人化,幾乎每個方士都有自己的煉丹方法,沒有古字考尋,在一顆丹藥上根本看不出什麼來,倒是那個牛鼻子和他說,既然是古墓中發現的,那肯定是古人自認為的長生不老丹,因為只有這種丹藥才會用來陪葬。三叔聽了感到很迷茫,因為他知道丹藥之中包的是蟞王,丹藥一般是內服的,這東西吃了肯定是死,而且死得很慘,還長生個屁啊。
三叔百思不得其解,又折騰了大半年,幾乎什麼渠道都試過了,還是沒有任何進展。就在三叔準備徹底放棄,想把那丹藥扔抽水馬桶裡沖掉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當時是考古潮盜墓潮興起的時候,大量國外的探險隊來到亞洲,想在這第二次考古大發現中分一杯羹。
當時中國的海洋考古幾乎是零,眼看著大批國寶被人盜撈走,中國的考古界人士哪能不急,幾個老教授一起上書中央,請求採取措施。後來迫於形勢的壓力,在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的情況下,終於拼湊出幾支“考察隊”,其中有一支就給派往了西沙,這就是文錦負責的那一支。
三叔意想不到的事情,就發生在考古隊成行之前,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