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部分(第3/4 頁)
吳師爺跟大哥,則是以為自己能夠騙過二哥。
而二哥,則看透了整個局,但他卻什麼都沒說,反而裝出了一副吳師爺他們跟白寶國都想看見的樣子。
二哥是從什麼時候看透這個局的呢?這個他就說不明白了,因為他打從一開始,就覺得這事不是三寶乾的。
說白了,三寶他算個jb啊?他有這膽子去殺潘子全家?
就算他是處於醉酒的狀態,衝動了,要去殺潘子全家,難道就沒人攔下來?
就沒有一個人提醒他,這事不能幹,幹了,你就得死全家!
可能嗎?!
三寶在海城混了這麼多年,他的那些個朋友手下也是海城的老油條了,他們能不清楚過年不見血是條寫死的規矩?
行,把整件事都建立在他們所有人都喝醉酒的情況下,然後發生了,他們找上了潘子的家,發揮超常的突破了防線,闖了進去,殺了潘子全家。
之後呢?他們就一個不剩的全跑路了?
要知道啊,那一段地界,可都是《東和貴》的地盤,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他們能一個不剩的跑出去機率都很小,更別提是莫名其妙的全部消失了。
任何人都沒發現他們是怎麼跑出去的,這點就是個最大的疑點,也是二哥、吳師爺、大哥,斷定這事有內情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他們是真的靠著自己的本事,跑了出去,行,那麼算他們牛逼。
問題是,這幾個孫子有這種本事嗎?
因為潘子跟二哥他們稱兄道弟的緣故,所以他在《東和貴》內部的地位不低,在槍聲響起的第一時間,距離他那兒最近的幾個場子,就能馬上安排八十來號人過去幫忙。
就算是如此,照樣沒發現三寶他們的行蹤,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如果這事不是三寶乾的,那麼就肯定是有人在暗中謀劃什麼,準備給自己弄來點好處。
二哥想到這裡的時候,就開始推算了,如果把這事建立在三寶被人栽贓陷害的之上,那麼誰又能從中得到最大的好處?
要是自己相信了三寶就是真兇,那麼必然會跟《和勝旺》鬧起來,三寶的大哥和尚,也許會退一步把三寶交出來平事,但按照自己的脾氣來看,肯定是不會答應這個條件的。
三寶滅了潘子的滿門,這事沒得黑,怎麼說也得讓三寶死全家才能平這件事吧?有來有往啊!
就和尚的脾氣呢,他也是不可能答應二哥這個條件的,最後的結局,就是兩邊徹底鬧翻,然後掀開大戰的序幕。
想看見這個結果的人很多,基本上,跟二哥有仇的人都會想看見這一幕,畢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
可是。。。。。。海城裡有這種本事引發這次的大戰的人。。。。。。還是很少啊。。。。。。有膽子幹這事的人就更少了。。。。。。
這事只要出了點差錯,那就真不是死全家能隨隨便便解決的了。
想到這一點後,白寶國在二哥心中,從懷疑物件,瞬間就變成了重度懷疑物件。
知道離死不遠的人,總是會有拼命求活的心啊。。。。。。。。
二哥能猜到,吳師爺他們肯定不想讓自己知道這件事的真像,哪怕是他們推測出了什麼東西,也不會隨隨便便的告訴自己,生怕自己會一個衝動,壞了大事。
所以啊,二哥就演了一齣戲,不光騙過了吳師爺他們,更騙過了白寶國。
白寶國肯定能猜到,這件事有可能被吳師爺他們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了,更有可能已經懷疑到了自己的身上。。。。。。。
那天夜裡,就是二哥跟和尚他們在潘子靈堂鬧翻的那晚上,他跟鬼榮去海邊散步去了。
誰都不知道他們聊了什麼,但是,誰都覺得自己能猜到他們聊了什麼。
出了這種大事,小東北心裡一定很難受啊,所以才叫來鬼榮這個兄弟,要跟他訴訴苦,順便讓他開解一下自己。。。。。。。。。
實際上,在那海邊散步的短短几個小時裡,二哥就把許多事跟鬼榮說了。
“白寶國絕對不傻,如果沒有謝廳長當做後臺,他肯定不敢這麼做。”
“白寶國很可能猜到了,吳師爺他們看出來這事不對勁,而且他還會猜到,吳師爺他們不會把這事告訴我,以免破壞了他們將計就計的計劃。。。。。。。”
“這孫子就是下了個套給吳師爺他們鑽啊,但吳師爺可不傻,他知道這是個套,所以他鑽進去了,然後將計就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