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刻,朕擬邀請猴卿到偏殿說話。”
玉帝此舉是經過深思熟慮.他想乘此機會,使用軟功拉攏玉面神猴,以便解決各種問題。
只見玉面神猴起身稽首道:“小猴領旨。”
外面發生了什麼事,他早已心中瞭然。
於是玉帝也站起身來,領著玉面神猴退入偏殿。
靈霄寶殿中,群仙諸佛眾神聖都感到萬分驚異,因玉皇大帝是自幼修道,辛苦地經過一千七百五十多次大劫,每一大劫須歷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以及無數次的小劫,每一小劫須歷五百年,方能享受如此尊位,但現在,卻竟然以這樣的恩遇對待玉面神猴,那是自古以來所從未有過的事情,可謂異數。
因此,殿中議論紛紜不息,發出了一陣騷動,但這騷動立刻被一位值殿神將的大叫之聲所平息。
只聽得那神將高聲道:“不好了!天巧天機地巧星座黑暗無光,三位星君不知何在,是兇是吉,無法查明。”
他一邊說,一邊把包袱交還太白金星,那就是吳剛從月球上揀來那些小旗徽章和儀器等物的包袱。
神將對著太白金星作了一揖,出殿而去。
這神將的那些話又引發了殿中一陣騷動.
不料,過了片時,這神將又忽匆匆地奔進殿來,他的大聲說話又平息了殿中的騷動。
神將高聲道:“不好了!殿外雲霧重重疊疊,伸手不見五指,視線不清,只聽到在層雲密霧中,有一陣獅吼象牛叫鳴混雜的聲音,自近而遠,好像是朝著南天門外的方向逃去,因此,小神特來報告。”
“那一定是獅後犼象和青牛,它們是奉命釋放的。”太上者君道。
“為何它們等到這時才走?奇哉!”燃燈古佛道。
“但層雲密霧是從何處而來?”地母娘娘道。
“奇怪……”太上老君和燃燈古佛異口同聲地道。
“有何奇怪!天上無雲不成天,無霧不成雲,有云有霧,正是天上的好現象,諸位道友不必猜疑。”妖魔國的撼天煞神有心無心地道,因目前玉面神猴不在這裡,他就有權說話.“撼天道友說得有理”,燃燈古佛道.
殿中的情況暫時擱置不談。
再說玉帝領了玉面神猴進入偏殿,分別在上下首坐定,值殿使者奉上香茗後,退出殿外。
·
玉面神猴不驚不慌,神態自然,恭敬地拱手作禮,向玉帝問道:“大帝叫小猴到此,不知有何吩咐?”
玉帝道:“猴卿,你道行高妙,見識卓然傑出,不知尊師是哪一位,可否見告?”
玉面神猴答道:“不敢說謊,小猴並無師承,但也可說有幹百個師父.”
玉帝驚奇地問道:“聯不明白你的意思,既無師承,何來千百個師父,道行如何修成?”
玉面神猴慚顏地答道:“在大帝之前,不敢瞞騙。小猴的道行法術都是從東偷西盜,南抄北襲而來。”
玉帝迷惑地道:“這事如何說起?”
玉面神猴道:“小猴修煉成道,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凡是古今有名的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修煉之所,小猴都曾親歷其境。當他們正在修煉時,小猴使用隱身潛影之法,化作透明無形的軀殼,暗中在旁窺視,研究他們的修煉之法,以資借鏡.由於特殊的隱身無形法術,他們都看不到小猴,但小猴卻能看到對方。所以,很容易學到他們的法道,而不為事主發覺。
不僅如此,小猴也曾偷閱許多仙佛神聖所有的天書、秘本、密件、摘要、筆記等,過目不忘,把他們一切的正邪法道再行詳研,舍舊取新,豁然領悟,融合貫通,都由小猴集其大成。因此,他們都是小猴的師父,但也可說不是小猴的師父.當然,這種偷竊的行徑,形如盜賊,為大雅所不齒,但小猴雖是畜牲,頗知好歹,對於那些事主在暗中也有報答。譬如,某仙佛某神聖在修行時,常有邪道前去侵犯,卻都被小猴驅散遁走。某妖某怪在修煉中走火入魔,命在旦夕,小猴常在暗中救治,使他們逃過一劫。有時,遇見正邪相鬥的場面,其中如有事主在內,小猴一定幫助他.諸如此類,講不勝講。”
玉帝聽了,心裡暗驚,但他面不改色,又自然地道:“怪不得猴卿的道行這樣精妙,原來許多仙佛神聖,妖魔精怪的法道都集中在你身上,可喜可賀,但不知猴卿何時得道?”
玉面神猴道,“這事說來話長……混沌初開,乾坤始奠,小猴已得天精地髓的化育,生於昆岡,若論年歲,可與盤古氏稱兄道弟,但他卻是小猴最看不起的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