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看來我兒的終身要屬於王力了。”
在座群臣誰也沒有注意這種小節,即使有人看到,也不會把它當作一回事。這時,丁母舉目向王盂二生逐一巡視,發覺他們穩坐椅上,毫無侷促不安之態。文質彬彬,英氣勃勃,兼而有之,猶如兩株玉樹,臨風不搖。
接著,她先看王力……
王生天庭飽滿,面現紅光,眉長於目,雙耳垂珠,如此一表人才,乃壽者之相,後福無窮。她又細看孟春……
孟春方面大耳,印堂發紅,額角寬敞,口鼻端正,也是忠厚有餘,福壽雙全之相。她看了一會,心想道:“二人都是上上之選,不分軒輊,無怪在座諸公難定取捨了。”
於是和善地道:“試問王卿。我女雖是本邦之主,但容貌粗陋,又體弱多病,只怕不足以配君子。”
王力拱手道:“妻不嫌夫貧,夫不嫌妻醜,但求心心相印,終身廝守,於願已足。至於體弱多病,只要妥為治療,善加珍攝,必能恢復健康,轉弱為強。”
她聽了王力之言,首肯者再。接著回過頭去,對著孟春,也和善地問道:“請問孟卿,我女雖貴為本邦邦主,但性烈氣盛,個性倔強,卿乃名門之後,見寵於家庭,一旦出贅為婿,勢必受制於內室,有辱大丈夫身份,到了那時,不知賢卿何以自處?”
孟春拱手道:“男子出贅,自古有之,例如:淳于髡齊之贅婿也,數使渚侯,未嘗屈辱。
索聞令嬡貞靜賢淑,文才美妙,似非剛烈悍強之女,即使閫闈之內,偶有指使,自當逆來順受,以求和睦,千析邦母勿慮。”
丁母聽了孟生之言。也連連點頭。
於是她有了主意,低聲向陳根、赭芳說了幾句話,隨即起身離座,率領內侍宮女等逕往後殿而去。
過了一會,赫芳傳令撤簾。
眾人—看主座虛位,都不知邦母何時回宮,未免驚疑不定。
只聽得陳根朗聲道:“諸公暫勿離座,耐心等待,邦母不久必有諭旨。”
眾人聽了,一時議論紛紜,有些人猜測王力中選,有些人認為孟春得雋,只有彭志獨持異議,確定二生旗鼓相當,不分勝負,尚須重新考驗,始能揭曉誰將獲取最後勝利。
這時眾官員笑談未已,忽見內侍推門進來,擊掌三下,頓時殿中一片肅靜。
他高聲道:“奉邦母諭;請陳赫二位大人引導王力、孟春到後殿書房用茶,等待邦主臨軒策士。”
陳根赫芳聽了,立即起身,率領王孟二生離開現場。
果然不出彭志所料,那二位考生還要經過御試,始能攀仙桂,步青雲。換言之,他們必須在薪樵之典中釋褐,即可成為駙馬,也可說未來的妻面試未來的夫——考夫,但不知誰是幸運兒,大登科兼小登科?陳赫王孟等進入書房,邦母丁太夫人早已等候,起身迎接,他們重新見禮,然後坐定,內侍奉上香茗。這裡,彼此談話猶如家人,不講君臣禮節。
過了一會,四名宮女在門口出現,道:“二位佳士,邦主有請!”
王力與孟春同時起身離座,向邦母與正副座主分別作揖後,雙雙走出書房,由宮女領路,進入內廳。
廳內闃無人聲,氣氛靜穆,四周壁上掛著彩色絹畫數幅,出自名家之手,傢俱整潔,紅木擱幾大座的兩旁,分列書桌,文房四寶齊全。
這時,那些宮女不知在什麼時候走了。廳內只有王力和孟春二人,雙方也不說話,各自觀看壁上的畫,等待女邦主降臨。
良久,廳內一切如常,毫無動靜。王孟二人態度悠閒,耐心等候,顯示了名士風度。
忽然,一個清脆的聲音傳自大座後面:“二位佳士請坐!”
二生朝著那聲音傳來的方向看了一眼,不見人影,但也未表示驚異,接著又發覺廳內除了桌旁有椅之外,別無座位,於是他們就各據一椅坐下,依然孟左王右。
須臾,只聽到軋軋幾響,擱幾大座和後面的畫屏緩慢地自動移向旁邊,中間懸掛著一長幅寬闊的霧色紗幕,幕內穩約透出一個淑女的影子,身穿大紅披肩,髮光可鑑,穩重地正面坐著,後面排列八名宮女。
王力和孟春連忙起身作揖,口稱:“參見邦主!”
“少禮!”女邦主丁香道。
幕色如霧,王孟二生由於不敢正視,看不清丁香的廬山真面目,只聽到她發音美妙,想來必是絕色美人無疑,而異性吸力,卻使他們暗生知好色則慕少艾的心情。
過了片刻,丁香接著道:“聽說二位佳士學富五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