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3/4 頁)
也就去過兩回新加坡,對那個花園城市型的袖珍國家,並沒有特別深刻的印象。
張恪對此只是淡淡的一笑。
“你估計印尼的森林大火會燒多久?”張恪明知故問,沒有人比更清楚這場大火還會持續多久,至少要持續到十二月底大的火源才會熄滅。這時候除了他,大概沒有人意識到這是蘇門答臘島與加里曼丹的地下煤層已經燃燒起來了吧?即使地上火焰給暴雨澆滅。地下火源也會常年不熄。除非地表的熱帶雨林給燒完。
“還真難判定,”陳信生嘴唇擠著。“沒有時間跑到印尼去看一眼……”
亞洲四小虎中,印尼是經濟最落後的一隻軟弱小虎,也是經濟遭受摧殘最徹底、最得不到尊重的一隻小虎,張恪甚至在六月初就指示愛達電子徹底放棄印尼的市場。陳信生東南亞之行自然就沒有將印尼安排在行程之內。
“我看會還會持續相當長地時間,”張恪說道,“我這些天一直在看相當方面的新聞報道。印尼是亞洲地區最大的木漿供應國,印尼的熱帶森林火災繼續蔓延下去,可能會較長時間的影響到亞洲地區的木漿供應……”張恪都覺得自己這麼說很虛偽,這根本就是一場長期直接影響全球林業資源供求關係的森林大火。
陳信生回建鄴向張恪彙報東南亞之行的情況,建鄴這邊也只有周遊有資格過來湊熱鬧。周遊聽張恪這麼說,微蹙著眉頭,認真的考慮這種可能性——印尼森林大災已經迫使印尼臨近熱帶雨林邊緣的許多製漿工廠停工,使得亞洲地區的木漿供應偏緊,只是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會一直加劇並長時間的持續下去,都以為隨雨季來臨的暴雨會澆滅印尼的森林大火,將促使亞洲地區地木漿供應恢復平衡。
以新光紙業的規模。大量的囤積木漿也不可能,張恪選定的道路就是積極走出來,趁著金融風暴吹殘東南亞經濟、企業嚴重缺乏融資渠道之際,出資收購一到兩家的製漿企業的股權。
張恪又問陳信生:“郭松延先生上回來建鄴時,也說明郭氏集團手裡的資金偏緊,他們會不會願意出售旗下製漿企業的股權?”
郭氏雲源集團旗下最大規模的是食品企業,不過其雲源紙業在東南亞地區也頗有名氣。
“僅僅是製漿企業?”周遊問道。
“嗯,造紙技術他們願意轉讓,我們也可以跟他們談,”張恪說道。“不考慮木漿供應可能長期偏緊的情況,我們也要在海外尋找穩定地木漿供應源。新光紙業的規模日益龐大,三年時間,僅紙業固定資產的投資就超過十二億,特別是新投資的二期工程即將投產,加上之後還會持續不斷的擴張,需要在海外尋求穩定的木漿供貨源;另一方面,我們在國內的營林速度也在不斷的提高。後期勢必要建制漿工廠,此時收購海外製漿企業股權,也算是為日後做些準備……”
六月,張恪將越秀控股去年地收益轉移到國內湊了個整數一共向新光紙業的營林專案追加了四個億的投資,如此大規模的營林。後期勢必要籌建制漿工廠來消化大量的工業林資源,最終形成完整的林紙一體化的大紙業體系。新光紙業還不能算國內最大規模的紙業集團,但是營林規模卻要遠遠超過同行業者,國內的林紙一體化工程才剛剛起步,新光紙業的魄力與決定也是令人歎為觀止的。
“嗯,”周遊點點頭,不過還是有些遲疑。“馬來西亞的貨幣還有進一步貶值地可能。此時出手會不會稍嫌早了些……”
“我也認為馬來西亞的貨幣會有進一步貶值的可能,不過馬來西亞的經濟基礎是亞洲四小虎當中最好的,也就意味著當金融風暴過去,馬來西亞的經濟有可能最早復甦,貨幣匯率自然也會回升到正常水平,出資收購股權可以不需要考慮短期的利益,另一方面,我們這時候跟郭氏集團洽談,不是恰恰可以利用這點作為壓低對方出價的籌碼嗎?”
“能壓低多少?”周遊對此表示懷疑,關鍵錦湖此時還秘密委付郭氏雲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郭松延共同籌措投資晶圓廠的專案。
“能佔到兩邊的便宜,還是要堅持佔的。”張恪無良的笑了起來,“具體的事情,你們去談,總之錦湖這邊與郭氏集團頻繁接觸,也需要一個能掩人耳目的藉口……”
晶圓廠的投資專案,此時絕不能驚動臺灣當局,也不適宜驚動馬來西亞當局。
愛達電子與陳信生在業內頗有名氣,頻繁與郭松延接觸,指不定什麼時候會引起相關方面的注意力,掩護工作要做好,一旦事先驚動臺灣當局,這事十有八九會泡湯。
當然,柳志成顧慮難消,是晶圓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