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成婚 彷彿廳堂內已化作夕陽一灑,千里……(第1/2 頁)
《江東雙璧》最快更新 [aishu55.cc]
翌日傍晚,孫策的回信來了,召他回吳縣議事。周瑜便安排了丹陽一應政事,回吳縣述職。抵達吳縣時,飛羽破空而來,停在他的肩頭,這令他高興了些許。
然而進得城中,周瑜卻發現道路百姓有猶豫之色,且緊張不安,似乎自己離開的這三個月裡,城中防守、監察嚴了許多,百姓互相視之以眼色,看到周瑜經過時,似乎有人要攔馬,卻被衛兵驅逐開去。
孫策依舊是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坐在正廳裡,眼也不抬,擦拭著一把畫戟。
那是呂布的方天畫戟,他唯一的遺物。
“貂蟬不知道上哪兒去了。”孫策笑笑,說,“聽說她挺漂亮的?想必又被曹操收進後宮裡了。”
“不至於罷。”周瑜淡淡道,解開斗篷,天氣陰冷陰冷的,問,“有酒嗎?”
孫策吩咐人溫酒,又問:“兵符呢?”
周瑜拿出孫策的虎符還他。
孫策說:“孫權膽子越來越大了,沒跟著你回來?”
周瑜搖搖頭,說:“你真的不打算出兵?”
孫策一笑道:“於公於私,都必須馳援曹操,是不是?”
周瑜說:“曹操勝後,天下可定,若不願百姓民不聊生……”
“可這筆賬怎麼算!”孫策重重將方天畫戟拍在桌上,說,“呂布於你,於我都有恩無仇,用這麼一封輕描淡寫的信,就推得一乾二淨!老子已經不計前嫌,放了他兒子!還要我出兵為他打仗!”
周瑜點點頭,說:“是,主公說得對。”
“你嘴上承認了,心裡不服氣。”孫策說,“罷了,沒意思。”
“不。”周瑜抬手道,“我心服口服,我認真的,目前雖晚稻已收,吳郡一地仍舊實力不濟,不足以支援長時間用兵,就任曹操去自生自滅罷。”
孫策冷哼一聲,彷彿不認識般地看著周瑜。周瑜心裡嘆氣,沒再提這事,預備起身告辭。
“丹陽如何?”孫策說。
“從父治理有方。”周瑜笑了笑,說,“我沒給他添亂,卻也做不了什麼大事。”
孫策的口氣緩和了點,說:“明年我計劃對荊州用兵,到時候你負責率水軍。”
周瑜點點頭,孫策又說:“來年若無大差錯,賦你一個水軍都督之職。”
“謝主公。”周瑜起身,行禮道,“我先回去了。”
孫策一怔,說:“走了?”
周瑜答道:“孫權還在丹陽,我不回去盯著,怕又出什麼岔子。”
孫策似乎心煩意亂,揮手道:“走吧走吧。”
於是,周瑜去看望了魯肅,兩人牽著馬,依舊是魯肅送他出城。
“你和孫伯符呢,”魯肅說,“適合當朋友,當家人,不適合當君臣。”
“我也發現了。”周瑜說。
這麼多年了,他們是如何從親密無間,落到這個地步?是在彼此較勁嗎?周瑜自認為,自己已經讓了許多,知道孫策不喜歡旁人干涉他的決定,就總是順著他的話頭說;知道孫策是主公,就要有主公的身份,周瑜也不再在任何謀臣的面前與他稱兄道弟。
魯肅又說:“吳郡一地現在都怕他,說他是項羽轉世,來當小霸王的。”
“風言風語,不必理會,謠言止於智者。”周瑜說。
魯肅又說:“可是有的謠言,還是傳到他耳朵裡去了。”
周瑜眉毛一動,看著魯肅。
魯肅說:“會稽大族說,他發家,全因你在背後支援,以他的本事,是不足以治理江東的。”
周瑜長吁一口氣,不知為何,不僅沒有意料中的煩躁,反而如釋重負。
“果然來了。”周瑜說,“還說了什麼?”
魯肅悠然道:“孫家不是本地人,祖上在富春、會稽一地,整個吳郡對孫堅父子頗有怨言,始終對他們家有牴觸情緒。起初有你我壓著,啟用郡內大族子弟,方消停了會兒,現在又開始了。”
周瑜說:“張昭就沒說什麼?”
“他們是徐州一派的,”魯肅說,“北方士人,巴不得排擠南人。須得想想辦法,否則地域之爭根深蒂固,遲早會釀成禍患……”
正在此刻,傳令兵前來,讓周瑜回去,一時間孫策竟又是改變了主意,不讓他走了。
周瑜只得打道回太守府,孫策卻不在府中,只是讓他稍住數日,另有安排。周瑜與魯肅面面相覷,彼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