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臺注水,磨墨。窗外,小鳥在歡快地鳴唱。
墨已足夠濃。他試了試毛筆,仔細舔齊筆尖。
用這支飽蘸濃墨的筆,津崎校長寫下了他的辭職信。
34
書桌桌面的特寫鏡頭鋪滿了整個畫面。桌面上整理得井井有條,擦得乾乾淨淨,映照出天花板上的燈。
攝像機稍稍後退,書桌周圍的景物逐步進入畫面。分科目排列的教科書和參考書夾在書立裡;筆筒裡插著自動鉛筆和圓珠筆;還有幾本厚厚的字典。書桌附帶的書架上放著鬧鐘和模擬考試習題集。左側的牆上掛著一本月曆。翻開的那張停留在一九九〇年十二月。
這時,畫面外傳來女性的說話聲。
“這房間,我打算一直保持原樣。連掛曆都不翻。我就當卓也仍然在這裡,打掃時、開關窗時都會跟他說說話。”
木質地板上鋪著方形地毯。窗戶前,白色的窗簾輕輕飄蕩。單人床、桌子、椅子。衣櫃的把手上有衣架,掛著校服。床腳邊是整齊放置的藍色拖鞋。
伴隨著影像一同出現的,是低沉的效果音和標題。
「柏木的身上到底發生過什麼?
――檢證?初二學生之死」
“開始了。”
聽到喊聲,藤野涼子抬頭看了一眼電視。
“坐好了再看。我說,你可不是來這兒玩的。”
在母親的催促下,涼子不情不願地下來。她坐的位置正好在電視機對面,視線與節目的標題對了個正著。
決定到母親的事務所來,和母親一起看《新聞探秘》時,涼子並未感到過精神負擔。
可到了快要播放的時間,胸口就覺得沉甸甸的,連呼吸都有點困難了。“不想看”的念頭升到了喉嚨口,妨礙著她的呼吸。
“剛才的說話聲,是柏木的媽媽吧?”母親邦子說。她正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
畫面上出現了城東三中的校舍和校園。大白天,校園裡一個人也沒有。這是什麼時候拍攝的?
“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整個首都地區下了一場大雪。”
一個新的旁白響起。是男聲。
“這是一個美麗的白色聖誕夜。第二天,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早晨,城東區立第三中學的邊門附近,積雪深達三十多公分。就在這厚厚的積雪下,發現了一名男生的屍體。”
螢幕上出現一張抓拍的照片。也許是在新生入學典禮上拍的。是柏木卓也的照片。被稍稍嫌大的新校服裹住全身的柏木卓也,面對著照相機,怕光似的眯著眼睛。
“柏木卓也,十四歲零五個月的短暫人生。”
卓也的母親上場了。字幕隨之推出。
“柏木功子,四十三歲。”
雖然沒有播放完整的採訪畫面,但功子的視線明顯偏向一側,她輕輕點了點頭,開始說道:“最初,是從學校那兒接到的通知。校長打來電話,問柏木那天有沒有上學。”
旁白:“柏木自十一月中旬以來一直拒絕上學。”
柏木功子說:“當時是早晨八點剛過。自從卓也他不去上學後,早晨起床都比較晚,不到十點鐘他一般不會走出房間。因此,那時我還沒有看到他。我心想,說不定他那天要去上學,因為當天有第二學期的結業式。我到他的房間去看了看,裡面空無一人。”
說著說著,功子的聲音開始帶著哭腔。
“我在電話裡說,卓也不在家,校長就說出大事了,要馬上來我家。”
畫面轉到城東三中的邊門,攝像機鏡頭在卓也陳屍的位置掃來掃去。旁白響起。
“柏木瞞著他的父母,在前一天晚上很晚的時候離開了家。一夜過後被人發現時,他已經成了一具屍體。警方經過調查,發現他是墜樓身亡,並作出結論,認為自殺的可能性極大。”
畫面回到功子痛哭流涕的場景。
“卓也他不肯去上學時,我和我先生都很擔心,跟孩子交談過好多次。卓也說不用為他操心,他只是暫時不想去上學,因為他厭倦了學校生活,覺得上學沒意思。還說功課會在家裡自學。不過,我們發現他有時會一個人直愣愣地發呆,臉上毫無表情。我們心想,或許現在的孩子也會得抑鬱症。而且他原本身體就不太好,會不會覺得上學太累?我們一直在關注他,還想著等過完新年就帶他去醫院檢查。”
畫面轉向一本相簿,裡面貼有柏木卓也的抓拍照片。一隻女性的手在緩緩翻動相簿。
“班主任和校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