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於什麼‘心心相惜’,也許善意有之但也絕對大不過利益。
幫了自己就等於討好到上位者,這個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只是礙於王綰的丞相位置才不敢吱聲。所以扶蘇佩服李斯,佩服他的膽量與謀略,和向上爬的心。
散朝後扶蘇沒有跟著嬴政爹去議政殿也沒有獨自回寢宮,因為他去堵李斯想要道聲謝,不論李斯的動機是什麼幫他解圍是事實。遠遠看見李斯走在一群朝臣的最後面,躲在拐角處的扶蘇撓了撓牆,心道向來走路要走在最前面的李斯這次走在後面還放慢腳步不會是故意在等自己吧?
猜不透這些搞政治的人的心理,太累。
瞧其他人走遠扶蘇從隱身的拐角處走出來,“李大人可是在等扶蘇。”對站在長廊處突然不動轉而賞花的李斯笑道。
愣了一下李斯隨即一笑,朝扶蘇一拜:“大王子不也是在等李斯。”
一個裡外都精明,一個讓人摸不準是不是精明的兩個人互相瞧著對方,臉上的笑也越來越深。
“今日多謝李廷尉解圍相助。”
“客氣,李斯只做該做之事。”
“李廷尉不覺得賭注下得太大了嘛?如果輸了可就連翻本的機會都沒了。”
“李斯相信自己的眼光,就如同相信只有秦國才是天下霸主。”
“希望李廷尉日後不要後悔。”
“李斯從未後悔過自己所做過的事情。
扶蘇聽了李斯的話只是笑笑,便轉身離去。
望著扶蘇的背影李斯臉上滿是自信,他堅信自己絕對沒有押錯寶站錯邊。
……
深夜,泰山腳下一間茅草屋的院子裡正站著一個身穿白衣仰頭觀星的中年男子。
“師傅夜涼寒氣大還是進屋吧。”
“就快到了。”
“師傅是指秦王陛下嗎?”
“還有為師的天劫……”與化劫之人,男子轉身說道。
第五十一章、一統之泰山頂的秘密(上)
證明一個政權的合法性是每一個政權誕生之時必須首要處理的問題。在奪取前朝政權後中國古代帝王證明自己奪權的合法性有四大法寶:一時符讖、二是德運、三是傳國璽、四是封禪。
符讖就是祥瑞,說直白一點就是你建立這個王朝是有沒有什麼天然奇景或珍稀有動物等東西出現過。例如,白光、紅光、金光、一大群喜鵲叫喚等等,從而證明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天命天意。
而德運更加神乎其神,戰國時期楚國人鄒衍創出的‘五德終始’在當時非常的流行,它更提出五行相生相剋的思想,歷代帝王的更替與五行相應扣。(五行:金木水火土)有人曾提出黃帝在五行中屬土德,夏朝屬木德,商朝屬金德,周朝屬火德,而現在替代了周朝的秦朝則屬水德。(具體檢視《尋秦記》)
水在五行裡屬陰,方位為北與黑色相配,因而秦國尚黑,衣服旗幟皆為黑色。
如果說前面這兩個只要找個藉口就好,那後面的兩個就得有實物和儀式。
扶蘇一直以為傳國璽就是玉璽,可如今一看他才知道原來二者還是有區別的。玉璽是蓋在詔書上代表王權,而傳國璽則是代表天命天權。
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宋朝,開國皇帝都把擁有傳國璽看作是天命所歸的象徵,據說這一直傳到丟的傳國璽就是嬴政命人打造的這塊。
只是這傳國璽的材質到底是和氏璧還是藍田玉至今也沒人知道,不過就扶蘇所見這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的傳國璽是藍田玉所做,因為那傳說中的和氏璧正被掛在寢宮的床頭上充當冬暖夏令的‘空調’。
蹲在桌案邊看著擺放在錦盒中的‘石頭’,手癢的某人真想摸上一把沾粘貴氣。這可是天底下最值錢的石頭,未來的千年裡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得到它而前仆後繼不畏生死。
可這爪子伸出收回,再伸出再收回,反反覆覆好幾次扶蘇愣是沒膽子摸下去,就怕給不小心摸壞成了‘沾包賴’。
打一開始就邊看封禪安排邊注意兒子的嬴政實在是看不過去某人那一臉嚮往卻又害怕,還帶著興奮表情,於是一把拉起扶蘇的爪子就摁在傳國璽上。“趙高把東西收好。”接著不再搭理因為摸到東西而激動的大呼小叫的兒子。
摸到了……摸到了……今晚不洗手了!
看著手舞足蹈的兒子嬴政闔上手裡的奏簡苦思起來,覺得兒子的脾性一點也不隨自己。摸個石頭也能大驚小怪,藍田玉雖然精貴但也不至於興奮成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