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2/4 頁)
與徐福都沒有注意。
“你們這一門能人到是不少。”嬴政說道。
擺弄著手裡的茶壺徐福謙虛一笑,又為嬴政斟上杯茶。“陛下這話可說錯了。不是徐福這一門的能人不少,而是陛下的天下不乏有才幹之人。”放下茶壺徐福見李堠還沒有離去於是笑問:“你不去準備說服陛下的東西還在這裡做什麼,可是有事?”
李堠猶豫了一下抬頭看向嬴政,問:“草民敢問陛下那‘稼穡之豐,農桑之盛’是出於誰之口。”
嬴政微微一愣,不知李堠為何這樣一問,正要開口就聽門外傳來大喇叭聲。
“爹!爹!你猜我看見誰了!你不是一直想找人……”扶蘇推開門激動的衝進屋子,見屋中三人都看盯著自己瞧馬上變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打擾你們了?”
“蘇兒過來,看看這東西。”嬴政朝扶蘇招手。
什麼東西?伸過脖子望了一眼,扶蘇往嬴政身邊走去。在經過李堠身邊時他還特意瞧了幾眼,有種奇怪的感覺。“國師!”對徐福拱手一叩便瞧向嬴政所指的東西,但只是一眼就令扶蘇瞪大眼睛。
即便他不懂這些東西卻也知道這是什麼, “這圖是你畫的?”扶蘇第一反應就看先那站在下面的人。
“是草民。”李堠回話時也在打量這個被嬴政稱為‘蘇兒’的人。
想到自己剛剛見過的那憨厚靦腆的男人扶蘇試探問:“你是……你就是他們說得那個……李二郎?”
李堠也被人問得一愣,回答道:“草民名叫李堠,不過這周村的鄉親都叫草民‘二郎’。”
‘嗖’的躥到李堠面前扶蘇一把握住對方的手上下一晃。“原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二哥哥’,幸會!幸會!小弟扶蘇,請多多關照!”
“你是……扶蘇?”
“是啊?咋了?”
看著自己被人握住的手,李堠反握回去沒有多說一句話但其中的意思已經很明確。
看見自己被人反握住的手,扶蘇呆了一下接著也沒有再說一句話但其中的意思同樣很明確。
第八十二章、老鄉(下) 。。。
“建立堤堰的首要工序便是先解決岷江水東流的問題,而最便捷的方法便是動用人力、物力與財力把玉壘山鑿開一道二十米寬的口子。”李堠在自己繪製的地圖上指出開鑿的位子。
把山鑿開引河道嬴政與徐福只在古書上見過關於‘大禹’的記錄,但多是傳說,放在眼前看來李堠的提出的方法有些令人匪夷
李堠所提的這個辦法扶蘇上輩子在整理資料時曾讀過,這二十米寬的口子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寶瓶口’,而被分開的玉壘山的末端狀如大石堆,別後人稱作‘離堆’,還是一景點。
嬴政盯著地圖深思許久,抬起頭把心中不解問出:“鑿開之後呢?你有何法能使岷江水分成兩支,並使其中一支流進你開鑿的河道里?難道……”低下頭嬴政又看了一眼地圖上的河流,“你有在江水中心構築水堰的辦法?”
聚精會神的看著嬴政所指的地方徐福率先搖頭。“在江中心修水堰想來不易,首先這修建所用的大量沙石怎麼運到江中心就是問題,光指船運耗時耗力,再則江水奔流先行投下的沙石定當會被沖走,除非……”
“除非能把這些沙石匯聚在一起有一定重量在投到江中。”嬴政結果徐福的話
嬴政與徐福的話不只令扶蘇驚訝更令李堠吃驚不少,因為這兩人明顯把事情的關鍵之處都指了出來
“陛下與國師放心,草民早已名竹工編造長三丈、寬二尺的大竹籠,到時把石頭裝入然後在一個一個沉入江底便可築成分水大堤
“當年攻打楚國時那些投石機都還留有,不知對這築堰可有用處?”嬴政突然想起那可以擲石的投石機。
聽見嬴政的話李堠頓時眼前一亮,分堰修築到後端可以人工填石,但一開始由江底往上砌築是確實需要大型的投擲機器。“草民代蜀郡的百姓先謝謝陛下了。”
手一擺嬴政不甚在意,示意李堠繼續說。
得到嬴政的示意李堠指著地圖說道:“到時大堤把江水分成東西兩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而東股叫內江,是灌溉渠系的總乾渠,渠首就是那由山壁造出的道口。江水流經這裡在分成許多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王,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農田……”
看著聚在桌前討論的三人扶蘇突然覺得自己很沒用,很圈外,更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都是來自紅旗下,可人家來了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