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用不上紫竹牙膏。
楊紫衣道:我們七姐妹每日都用雪花鹽洗牙,當然很白啦。你是說紫竹鹽也是刷牙用的嗎?
張海潮點頭道:紫竹鹽哪是雪花鹽可比。就算是比刷牙雪花鹽也差了十萬八千里。它可內服,治食滯,胃漲;外敷治金創腐毒,好像還能治眼疾。
“真的能治食滯嗎?”楊紫衣不禁喜形於色。
張海潮道:你丫比誰都能吃,還食滯!
不是我啦,是師傅。
治食滯的藥多了去了,未必紫竹鹽就最好,就到麻煩倒是第一。我看這樣,待貧道見了你師傅,好好診治診治,保管藥到病除。
“還用你廢話,”楊紫衣佯怒道:師傅他最討厭吃藥,如果用紫竹鹽,只要每天加到飯菜裡就行了,別的我不管,先給我煉一百斤。
張海潮驚道:一百斤?!夠吃三輩子了!十斤,最多十斤,再多了,天王老子不答應啊。
楊紫衣道:不行啊,你要是給我十斤,那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每人也是十斤,師傅至少要三十斤,一百斤還不夠呢,連師兄師弟們都沒算上。要是幾錢幾兩的怎麼拿得出手?
張海潮笑道:你也有上當的時候啊!不就一百斤嗎?只要窯夠大,一萬斤也能燒!就怕你沒錢買鹽。
楊紫衣絲毫不生氣,閉目笑道:要是成萬斤的紫竹鹽燒成了,那能賣多少錢啊?
暈倒!這丫頭已經夠富了,關西的鹽貨如果全由她一人倒手,一個月少說五千兩!
人心不足,慾壑難填。
這八老怪一點都不怪,個個乖得像小貓。其實是被鹽神師兄嚇的。人走了,開啟摺子看看吧:
牛家:請先師給選三處新井福地。暈!牛家有八口井,還要新井!這楊紫衣興許真是牛家的。
劉家:請先師把兩口壞井修好。暈!真當紫陽真人是鹽神師兄啊?有的井底陰氣很重,放下去個把人,三百息之內就沒氣了,雖然想了很多辦法,但當真管用的沒有一條。
張家:請先師為祖祠開光提字。暈!張海潮那幾個臭字,寫出來還不嚇死人。他學的雲篆,龍章鳳文,符籙丹書。嘿嘿,凡人是看不懂的。
王家:請先師為宗孫賜福,時間在十天後,孩子過十二天之喜。暈!張海潮馬上要趕去上雍,當飛雲堂主,這碗喜面吃不成了。
孫家:謝鹽神親賜寶井,十年之內定為鹽神建廟宇塑金身。暈!張海潮心說,咱好歹也是道宗,怎麼搞個破鹽神當。還是讓紫竹師弟去幹吧。
張海潮把摺子往桌上一扔,不看了。一概不準!要不然準了這個沒準那個,又是麻煩。
總而言之,上邽鹽社運轉良好。經過楊紫衣改造,採用堂口加鹽戶的模式,又有鹽神的師兄作保,肯定是日進斗金。剩下的就是鹽路暢通的問題了。大師兄趙敬之想必此時已經領人殺上門去、、、、、
關西八郡通航的分別是渭水,涇水,洛水。涇渭會於京師長安大興城。後與洛水交於華山腳下潼關之側,再一同注入大河!
鹽貨十分沉重,馬拉車載當然比不上漕運。漕幫中人飄忽不定,本來青雲幫好不容易得到了訊息,趙敬之又違抗師命到障縣助陣,這會兒趕去只怕又撲空了。
從上邽搭船到雍縣整三百里,水流已經平緩。算算時日,足足要三晝夜。楊紫衣昨日已經定好了船。船家早上還做了魚湯。
楊紫衣在船上可不閒著,紮起裙襬,挽起水袖有模有樣的撒網,有老漁翁在旁指點,到天黑居然打了百八十斤!
紫陽真人孤坐船頭,獨釣寒江,確實很有賣相。可惜整個下午竟沒有一條上鉤!哈哈,別以為是學紫(子)牙師兄直鉤釣渭水,願者上鉤。實則天寒水冷,魚不吃食罷了。再過幾日怕是要封河了。
想起“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那意境固然深遠,可惜能釣上魚就怪了。
臨天黑,終於釣上一條三寸小魚兒。還是掛著尾巴上來的。張海潮心中那個氣,只好放生。不過老漁翁可說了,這叫倒掛金鉤走大運!
果然,全魚宴上桌後,紫陽真人山吃海喝,連魚骨頭都沒剩下。多少年沒吃吃過魚了!
夜雖深,月尚明。小小漁船順流而下,老漁翁坐在船頭,小心的注視著河面。夜間行船十分危險,不過對於黃木這樣在水上一輩子的行家,也算不了什麼。客人出了雙份的旅資,像這樣出手豪爽的可不多見。黃老翁摘下氣死風燈,添了兩勺豆油,隱約望見後面又有三條大船。
大船上風燈各三盞,成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