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頁)
這兩次的衝擊,總共使他們損失了七八千人,所以,現在從那裡能夠派得出來的援兵已經沒有多少了,面對對方的四五千士兵,李明和他的兩千親衛隊員們是毫不在意的,短短的二十多分鐘,就已經將那些人殺的狼哭鬼嚎、大敗而歸了。
不過李清畢竟有著十萬大軍,雖然在區域性上失利了,但是在他的東部大本營中,最少還有三四萬的兵力,這和李明目前的實力相比起來,還是不相上下的。
李明帶來的一萬多城防軍,在敵軍的兩次攻擊中損失了將近一萬人,而新兵損失更多,兩萬多人,目前僅剩下八千,因此,現在李明身邊,能夠勉勵作戰的,加起來也就是一萬五千人左右,這些人馬,再加上前來增援的三萬御林軍,李明這一邊總共也只有三萬多人。
李清這一邊,除了大本營那邊的四萬大軍之外,在西邊軍營中還有兩萬多兵馬,在王安城中還有將近一萬人,加起來總共有七萬人之多,在人數上遠遠超過李明,只不過,他在西邊的兩萬兵馬目前正被增援而來的兩萬城衛軍所圍攻,憑藉著城衛軍的戰鬥力,李清這兩萬兵馬真是不值一提。
李清現在也是有苦自知,當初他沒有想到李明有這麼機警,在自己的大部隊還沒有露面時,就已經派人去叫救兵了。因此,他所有的部署都是針對李明這一支孤軍而設定的,從一般的戰術上來說,如果真的僅有李明一支部隊的話,李清的佈置是天衣無縫的:三萬大軍在西部紮營,防止李明部隊的逃脫;兩萬大軍在王安城防守,隨時可以進攻騷擾;李清親率剩餘的五萬大軍駐紮在東路,作為主力攻擊部隊全力進攻,這種佈置,讓任何一個經驗豐富的將領都提不出什麼意見,但偏偏的,李清遇到了李明,他絕對沒有想到,在自己全力進攻,而且對方即將不支的時候,他們的援兵居然這麼快就到達了。
皇城距離這裡最近的距離也要有七十里路,因此如果要想從那裡增兵,從開始派兵求援,再到集合援兵,然後再等到援兵到達戰鬥現場,最起碼也要多半天的時間,所以李清在考慮這個戰術之前是曾經考慮過這個因素的,在他的計劃中,即使李明能夠及時地求援,那麼等到援兵到達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能夠將李明殲滅了。只是他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李明在昨天晚上就已經前去派遣援兵了。
現在的局勢讓他非常難受,從自己的探報口中,他已經得知了自己西面部隊的遭遇,當初不知這三萬大軍的時候,僅僅是為了不讓李明部隊逃跑,沒想到現在卻成了送到對方嘴邊的一塊肥肉。城衛軍的實力李清是很清楚地,自己的兩萬兵馬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眼下自己的大軍卻隔著對方的一萬鐵甲軍和對方的一座大營,要想救援這兩萬部隊簡直是不可能的。有心放棄呢?又實在不捨得,兩萬兵馬,說多不多,說少有不少,卻正好能讓李清感到心疼,本來訓練士兵就很困難,現在有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部隊被對方慢慢的消滅,這種折磨和煎熬真讓李清有點發狂。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當初自己精心佈置的一步奇兵,如今卻成了一個最大的敗招。
聽著遠方震天的喊殺聲,再看著眼前那一排排肅立的鐵甲軍,李清猛然下定了決心。與其讓自己的部隊被對方逐步的蠶食掉,還不如趁著對方那兩萬城衛軍被自己的孤軍所拖延,而一鼓作氣的將面前這一萬鐵甲軍擊潰。雖然他也看到剛才鐵甲軍的威力了,但是素來心懷大志的他怎麼能沒有研究過應對的方法呢?早在三四年前,他就在自己幕僚的策劃下,研究出勒不下十種對付鐵甲軍的方法,只是這些方法大部分都是紙上談兵,並沒有經過實戰的驗證,因此究竟能不能有用處,就連李清自己都不知道,在眼前這種危急的局勢下,他只有挑出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來實施了。
因此,在同各級將領緊急磋商後,李清的大軍傾巢而出,沒有留下一個士兵,就連李清也跟在大軍的後面作為督軍,督促著前面的部隊奮勇上前。
看到李清部隊這種聲勢,領兵鐵甲軍的統領並沒有驚慌,他只是仔細的觀察著眼前的形勢,冷靜的等待著敵軍下一步的行動,直到對方的大軍全部在營地外列陣之後,他才將手中的長槍一舉,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頓時,沉重的馬蹄又重新震顫了大地,在如雷的馬蹄聲中,鐵甲軍發出了一聲整齊的呼喝,然後,向著正在整理隊伍的李清部隊衝殺了過去。
高高騎在戰馬上的李清,此時的嘴角上居然露出了一絲冷笑,看到鐵甲軍的速度越來越快,他的嚴重不由得露出狂熱和期待的眼神。
隨著一陣戰鼓,正在整隊計程車兵快速的排列好陣勢,然後長槍手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