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朝廷兵馬也並非等閒之輩,雖有人膽怯於復國軍的氣勢洶洶,但為了守護城中百姓安危,保衛家國疆土,而拼死抵抗。
一月間,雙方僵持不下。
史應忠下令各地加派兵馬,務必要在短時間之內攻下目標。
他顯然需要大規模的勝利來提高復國軍的威名,以氣勢壓倒一切,然而奇怪的是遲遲不提起那座藏兵的郡城。
不知是認為目前用不到,還是打算留到最後攻打帝都。
裴嶽棠已然做為糧草官,每天負責清點往來的糧草金銀,記錄它們來自何處、發往哪一個地方,而名單中始終沒有鄧州或者南陽的字眼。
也許整座南陽郡的糧草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所以壓在暗地裡,不想叫他覺察到半分?
雖然他很想動手腳,但是理智告訴他程瑞、史應忠無論表現的再如何和藹慈祥,從來沒有真正的信任過他,暗地裡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複查他所做的差事。
他們需要自己,不過是因為他是裴瑱的兒子,裴瑱是前朝皇帝託孤的重臣,他們要樹立和睦友善的形象,決不能幹出卸磨殺驢的事情。他甚至相信,如果真有復國的那一天,等待自己的恐怕是一個名頭響噹噹的爵位和一口棺材。
而劉叡,這個看著憨厚純真的少年,這個挑撥甄赫和葉文武關係的幕後,也僅僅是利用他而已。
他只能相信自己,相信阿慎,還有身邊的雲大夫、阿京他們。
幸好,他無法親自動手,還有阿慎。
遇見阿慎,是他此生最走遠和幸福的事。
他想著等塵埃落定,必要加倍的寵愛阿慎,將這些時日來的操勞、擔憂統統彌補回來。
六月二十七,一道喜訊傳入靈武,圍攻西河郡的復國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經由汾水,突襲河東郡,只用了三日將河東八縣全部收入囊中。而河東臨近京畿,這意味著帝都岌岌可危。史應忠請來一眾人商議之後,為保證河東不會被朝廷收復,影響士氣,決定讓目前蟄伏的復國軍全部起兵,一鼓作氣,趁勝追擊。
裴嶽棠也知道這個訊息,回到家中後立刻命阿京和老童悄悄收拾行囊。
趙慎琢抱著之前收回來、但還沒來得及處理掉的書,一本一本的扯碎了丟進灶火裡燒掉,火焰熊熊,照亮他的臉,鍋子裡的燉肉“咕嚕嚕”的響,散出一陣陣香氣。
熱氣蒸的額頭上冒汗,他剛要抬手去擦,不想有人先幫他擦了。
“嶽棠。”他抬頭笑了笑。
裴嶽棠拿著一塊巾子,仔細的擦去趙慎琢額頭的汗珠,“你去看著燉肉,我來燒。”
趙慎琢搖頭,指著半人高的書堆,“一起吧,還有這麼多。”
裴嶽棠擔憂道:“沒人看著肉,一會兒糊了,咱們在靈武的最後一頓飯只能啃大餅了。”
趙慎琢無奈,只好起身去看著鍋裡的燉肉。之前百姓自家儲藏的糧草沒有被徵集,但現下靈武內的糧草供給全由衙門根據每戶人口情況統一發放,雖說城內一直太平,但如今想吃一塊肉卻得等上好些天。裴嶽棠奔走好幾個同僚家,花了大價錢才買來幾斤豬肉。
史應忠曾過問買那麼多肉的緣由,裴嶽棠說自家夫人生辰,怎麼地也要弄上好酒好菜。
趙慎琢翻動幾下鍋鏟,就等著收汁出鍋了。
裴嶽棠聞著那濃濃的肉香,“我們阿慎的手藝最棒了,等到了落腳的地方,你將廚藝統統傳授給我可好?”
“好。”趙慎琢揚了揚嘴角。
很快,燉肉出鍋,裝了滿滿一大湯碗。裴嶽棠洗好手,喚來雲大夫等人,五個人圍坐在桌邊,喝酒吃肉,好不暢快,一點都不為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而擔憂恐懼。
裴嶽棠夾了好幾塊肥瘦均勻的肉到趙慎琢的碗中,看著他吃就覺得心滿意足。
趙慎琢看他光傻笑不吃東西,夾塊肉送到他嘴邊。
裴嶽棠笑著一口吃下,然後湊得更近些,一副還要的表情。
於是趙慎琢自己吃一口,便喂裴嶽棠吃一口,桌對面三人相視一笑。
吃過飯,趙慎琢和裴嶽棠一起將剩下的書以及柴火分散堆放在灶間牆根,拿出一隻葫蘆,裡面的黑色粉末全部倒在書冊上。然後他們全部五人帶上行囊,退到外院牆角的一間原本放雜物的石屋中,趙慎琢取出早前藏在這裡的褡褳,替其他四人易容。
做完這些,差不多到了大部分人家吃午飯的時辰。趙慎琢對裴嶽棠點點頭,叫他安心,手中捏著幾枚珠子奔出屋去,小心關上屋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