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5 頁)
新聽聽學生們的直率意見——一些沒有嘗過挫敗和幻滅滋味
的,沒有過多的實踐知識包袱的,不必顧慮經濟條件限制的意
見,不由他不心情激動,內心就象電池又充了次電一樣。
“目前汽車工業方面有件事值得一提,”黑面板學生說道,
“就是它已經注意負起責任來了。評論家往往不承認這一點,
但是事實確是如此。現在就有這麼一種新的感覺。空氣汙染,
安全,質量,所有這一切不再是紙上談兵了。已經在著手做一
點事情了,這一回倒是真幹了。”
大家仍然默不作聲。另外又有幾個學生參加進來了;佈雷
特猜想他們是外系的。雖然除了汽車設計以外,這裡還設有十
二門藝術專業,但是汽車這個題目在學校裡總能引起廣泛的興
趣。
“我說,”那個學生繼續說,“汽車工業另外還有一些責任。
其中之一就是數量問題。”
佈雷特心想:說也奇怪,早先在飛機場上,自己考慮的竟
也是數量問題。
“正是數量問題,把我們害苦了,”那個嗓音柔和的黑面板
… 359
學生說。“把汽車業人士花費的種種心血都一筆勾銷了。拿安
全來說吧。比較安全的汽車設計製造出來了,但結果怎麼樣
呢?路上汽車多起來了;事故增加了,不是減少了。在空氣汙
染方面也一樣。眼下製造的汽車,發動機比以往的都好,比以
往任何發動機對空氣的汙染都少。將來的發動機對空氣的汙染
還要少。對嗎?”
學生說。“把汽車業人士花費的種種心血都一筆勾銷了。拿安
全來說吧。比較安全的汽車設計製造出來了,但結果怎麼樣
呢?路上汽車多起來了;事故增加了,不是減少了。在空氣汙
染方面也一樣。眼下製造的汽車,發動機比以往的都好,比以
往任何發動機對空氣的汙染都少。將來的發動機對空氣的汙染
還要少。對嗎?”
“但是數量卻在不斷增加。我們現在誇口說,一年要生產
一千萬輛新汽車,因此,不管誰有什麼好辦法控制廢氣,整個
汙染情況卻是更糟了。這真是荒唐!”
“就算這一切都是事實,那又有什麼辦法呢?難道汽車還
實行配給嗎?”
有人說:“為什麼不可以呢?”
“讓我問你個問題,迪洛桑多先生,
”黑面板學生說。“你
到過百慕大嗎?”
佈雷特搖搖頭。
“那是個方圓二十一平方哩的島嶼。為了保證有迴旋的餘
地,百慕大政府就實行汽車配給。先是限制發動機的能量、車
身的長度和寬度。接著就規定每戶只許有一輛汽車。”
在後來參加的那批人裡面,有一個聲音提出了反對:“見
他媽的鬼!”
“我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這樣嚴格,”原來的發言人執拗
地說。“我不過是說我們應當在某個地方劃一條界線。也不是
說,照現在這樣生產這麼多的汽車,好象汽車工業就要出問題
了,或者說,人們就對付不了啦。人家在百慕大不是搞得挺不
錯嘛。”
… 360
“要是拿到這兒來試一下,”佈雷特說,“難保不引起一場
新的美國革命。再說,顧客要買汽車,廠商卻不能滿足,這好
比給了自由經營一記響亮的耳光。”他咧嘴一笑,這樣子,他
那番話就等於白說了。“這可是邪門歪道。
”
他知道,在底特律會有好多人把這個主意看作邪門歪道。
不過,他心裡卻暗暗納悶:事情真是這樣嗎?國內外的汽車工
業,在不斷增加車子產量,且不管用的是什麼樣的動力裝置,
這個局面還能維持多久呢?會不會就象百慕大那樣,將來在某
個地方有某個人不得不用某個方法下道命令:煞車!為了公眾
利益而必須採取措施控制數量的日子,是不是為期不遠了?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