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3/4 頁)
先到的大臣圍著幾個圈子,相互談論著最近發生有趣的事情,不是發出一陣歡笑之聲。
“常大人好,下官有禮。”南京知府王德榜看見常大淳入殿,急忙迎上去問安。
常大淳拱了拱手,問道:“陸大人到了嗎?老夫有件事要與他商量。”
王德榜指了指內殿,小聲道:“陸大人剛到就被皇上派人宣走,下官也不知是什麼事。”
禁衛軍統領陸順德靠過來,笑道:“我倒是聽到點風聲。”
常大淳搖手,四處看了一眼,回道:“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這是陸大人的**,我們不要探究了。”
王德榜乾笑了一下,注意到常大淳上身微傾,顯然是在等待陸順德解答,不由看向陸順德,示意他接著說。
陸順德眼中閃過鄙夷之色,大丈夫敢作敢當,這幫文人就愛幹當婊子還立牌坊的事。
“本官負責皇城守衛,這陸大人最近上朝之前,經常被叫道後殿,本官就注意一二,你們猜皇上為何單叫陸大人一人?”
王德榜小聲道:“皇上有軍機大事與陸大人商議。”
陸順德見常大淳當做視而不見的樣子,也不追問,對著常大淳刺了一句:“如果要是軍機大事,皇上怎麼單獨找陸大人,這常大人也是閣輔,應該叫上常大人才對。”
王德榜見常大淳面色微變,拍了拍陸德順的肩膀,催促道:“陸兄就不要賣官司了,咱們兩人共同負責南京治安,低頭不見抬頭見,可不能見外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清想議和
陸順德見朝陽殿官員越來越多,知道上朝的時間快到了,急忙解釋:“這陸首輔三更就起床處理公務,每次上朝的時候都急忙忙的來不及用餐,只能再袖子裡揣一塊大餅,時間長了,腸胃自然不好,經常腹瀉,這事讓皇上知道了,每次上朝之前,都把陸大人宣進後殿,與皇上一起用餐,為此上朝時間被推遲兩刻鐘。”
王德榜又是羨慕又是不忿,為了陸建瀛吃上熱乎乎的早飯,把他們上百個大臣,扔在大殿上等候,這陸建瀛怎能心安理得的赴宴。
“陸大人來了!”
常大淳羨慕的看著左邊的陸建瀛,只見他紅光滿面,洋洋自得,顧盼之間,揮灑自如,就是當咸豐老師時也沒見他這麼得意過。
“皇上駕到!”
“臣等拜見,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免禮,今天可有事上奏?”
常大淳靜靜的等待著,大漢的早朝越來越正規,按照常規一般是由低品級的官員先行奏事。
“微臣翰林院編修劉末有事啟奏。”
李雲中認識他,新科榜眼,帶頭抵制前往歐洲的人物,不是他不敢去,只是孔孟的書讀多了,認為天朝上國豈能學習蠻夷,有這種思想的官員還有很多。
劉末繼續說道:“南京城人口急速增加,目前已經突破180萬,至於南京府7縣總共有百姓600萬人,城中房價激增,已是五年前的二十倍,百姓無立錐之地,日夜棲息在工廠,三五十人擠在一間屋子,過著吃不飽飯,衣不蔽體的生活,請皇上為百姓做主,整頓工廠。”
南京竟然有那麼多人口!李雲中驚呆了。馬上問道:“朕攻入南京的時候,城中只有80餘萬人,整個南京府不過200萬,為何短短時間,人口增加了那麼多?”
劉末答道:“據微臣調查,是因為長江上游,湖北、四川、江西、安徽等地區連年戰亂,百姓紛紛逃難,南京外來人口已經超過本地居民,本地人與外地人經常發生械鬥。”
蒙上升笑道:“這是好事啊。南京人口越多。證明大漢越強盛。”
劉末譏諷道:“那蒙大人知不知道這幾百萬人一天要吃多少糧食。而南京府一年的產糧是多少,人多地少,物以稀為貴,糧價節節上漲。百姓勞累一天連個溫飽都混不上。”
被一個六品芝麻官諷刺,蒙上升惱羞成怒,訓道:“眼高手低,空談誤國,你有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劉末並不理會蒙上升,繼續說道:“啟稟皇上,南京城外每天都有大量運糧船隻靠岸,幫會趁機行事,滋生大量亡命之徒。勒索過往商人、百姓,官府不聞不問,百姓苦不堪言,其中以青幫勢力最大,共有人員五萬。遍佈南京、蘇州、上海等繁華城市。”
青幫!李雲中沒想到大漢境內還有黑社會,想起前世黑幫電影,頓時來了興趣,對著南京知府王德榜問道:“此事你可知道?”
王德榜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