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當的價格購買,再有就是……。”
李雲中大致想了下,礦產分佈普魯士沒有自己瞭解的清楚,關稅也是相對的,現在大漢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輕工業並不遜色與於普魯士,關稅互惠也是可以同意,其他的都是無足輕重的小問題,可以忽略。
俾斯麥道:“這本合約一式兩份,由漢國、普魯士王國分別保管,陛下您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李雲中起身,回到龍椅上坐定,正式的說道:“此份條約朕原則上同意,朕會召集大臣商討,三日之後,會給尊使一個答覆。”
俾斯麥同樣起身,道:“再一次感謝陛下!”
李雲中緩緩的說道:“至於普魯士王國派來的兩千軍官,不知你們是怎樣安排的?”
俾斯麥謹慎的回道:“這批軍官只能再中國呆兩年,畢竟普魯士王國的軍隊也許要訓練磨合。”
李雲中失望的問道:“只有兩年?兩年時間能幹什麼?你們能教會什麼?”
俾斯麥成竹在胸,冷靜的回道:“兩年時間其實也不短,他們軍銜最低的都是少尉,軍事素養在歐洲也是頂尖的,可以擔任訓練官,也可以支援軍校教學,還可以暫時充當陛下的參謀、顧問,當然我希望陛下不要讓他們成建制的上戰場,普魯士損失不起。”
李雲中道:“大漢有五十萬軍隊,還有大量的民兵,兩千人分配下去,一個人就要訓練幾千人,尊使認為這有效果嗎?兩年時間朕不會同意,必須延長。”
俾斯麥沒想到漢國會如此迫切的需要普魯士軍官,有喜有憂,喜的是,漢**隊在普魯士軍官的影響下,必定會對普魯士產生好感,將來一定可以影響到漢國的國策制定,憂的是,如果把這批軍官長期留在中國,那麼普魯士軍隊的戰鬥力一定會直線下降,在滿是火藥味的歐洲,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很快俾斯麥就想出了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如果陛下准許,我會讓他們分批迴國,同樣的國內會補充一批新人進來,不過這些新人都是剛畢業的軍官,沒有戰鬥經驗,請您見諒。”
李雲中見好就收,忙不迭的點頭答應,回道:“這樣也好,畢竟我也不希望影響到普魯士軍隊的戰鬥力,就當他們在漢國實習好了,我會把他們派到前線,感受一下戰鬥氣氛,雖然清軍的戰鬥力真的很差。”
俾斯麥見問題解決,就提出了告辭。
“尊敬的陛下,請容許我告辭。”
“普魯士王國大使館朕已經命人督造好,尊使可以回到那裡休息。”
李雲中拉了下電鈴,對走進來的傅鸞祥道:“你派人把幾位先生送回公使館。”
“微臣遵命!”傅鸞祥示意俾斯麥跟著她出去。(未完待續。。)
ps: ; ;求張chayexs。。chayexs。月票
第二百零九章 瞄準北京
張遂謀與林大基兩人各懷心事,忐忑不安的走進上書房。
“微臣拜見皇上!”
“你們來了,快坐!”李雲中心情很好。
林大基暗自高興,沒想到這普魯士人這麼識趣,只要皇上高興,他離開兵部的事就好辦了。
凡是皇上高興的事,張遂謀必定會問一問:“不知皇上有何喜事?能否讓臣也知道一二?”
這句話騷到了李雲中的佯處,他也迫不及待的與人分享這個訊息。
李雲中得意的解釋道:“你們也看到了,此番普魯士王國公使進駐南京,他們帶來了兩千多現役軍官與大漢軍交流,你們兩個一定要安排好,讓他們感覺到大漢的誠意,賓至如歸!”
張遂謀又驚又喜,下意識的說道:“可是微臣見他們只有十個人,這兩千多人從何談起?”
李雲中指了指東面,答道:“都還在海上呢!”
林大基立即道:“請皇上放心,臣一定好好安頓他們。”
張遂謀趁機將作戰計劃雙手呈上,道:“皇上大喜!北伐軍連戰皆捷,光復河南、山東指日可待,據微臣所知,清軍紛紛北撤,似乎有放棄河北南部幾府的意思。”
李雲中接過公文,沒有翻看,反而問道:“參謀長一定有新的想法了吧。”
張遂謀心中準備了無數答案,就等著李雲中提問,沒想到皇上不按常理出牌,心思一亂。立即低頭掩飾,道:“皇上英明。這,微臣確實有新的計劃。”
李雲中道:“說來聽聽。”
張遂謀冷靜下來。組織語言,回道:“經過一年激戰,清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