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旁書亭、書攤或流動售書車粗略瞄一下,挑幾本新出的熱門書,然後搭車到深圳書城泡兩三個小時。總共花二三百元人民幣買上二十來本好書,提在手裡雖然沉甸甸的,卻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
深圳據說是全中國平均每人每年購書最多的地方,我對這個統計始終有懷疑,其中肯定沒有把香港人購買的部分剔除。香港開了多家“二樓書店”,出售的中國圖書都是直接從深圳販運來的,大概也算在深圳人的購書金額中了。
以一般香港人來說,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拿香港的薪水,以深圳的水平消費。目前已有不少香港人在深圳買樓,那裡的樓價在中國已算很高,也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但真正到深圳安家的情況尚不普遍,一個主要原因是過關仍不方便,一到節假日更是人山人海。今後如果可以二十四小時通關,而且利用最新電子科技大幅減少驗證時間,深圳一定會出現更多“港人家庭”。
有人擔心,香港消費市道本來就不景氣,又受金融風暴打擊,大批餐館、商店難以維持下去,香港人卻越來越喜歡到深圳消費,叫香港何時才能復甦?更有甚者,香港人今後都到深圳買樓,靠近深圳的那些地方(如離羅湖僅一兩站火車車程的上水、粉嶺)樓價一定易跌難升。這些都會對香港經濟造成新的壓力。
金融風暴把香港和深圳拉近(2)
確實,如果香港經濟就保持目前的狀況,深圳很可能變成它的競爭對手,但如果香港未來要有大的發展,產業要加快升級轉型,有深圳為“腹地”正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中央政府已在全國確定了十六個重點建設地區,作為下世紀國民經濟新增長的“火車頭”,其中珠江三角洲的目標就是加速與香港、澳門經濟一體化,實現產業升級。
去年香港迴歸中國,已刺激深圳加快與香港的經濟融合。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建造連線深圳兩個地區與香港的“深港西部通道工程”,包括跨海大橋、新口岸區和陸路引橋,預定在公元二○○○年底完工。另一項措施則是利用深圳和香港的特殊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自今年一月五日開始,深圳與香港之間的港幣支票聯合結算機制正式執行,結算時間由過去的十四天減為三天左右。當局認為,這表明深港兩地的金融業合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這次的亞洲金融風暴,也促使香港各界思考今後經濟出路何在,無論是官方人士還是商界、學者,都越來越多地把眼光放在香港與深圳及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優勢結合、互補上,放在發展高科技上。半官方機構香港貿易發展局的總裁施祖祥就認為,八十年代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前店後廠”式的合作關係,長遠來看會束縛兩地的產業升級,削弱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今後應發揮各自優勢,結成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戰略性夥伴關係”,致力於產業升級,共同拓展國內外市場,特別是開拓新技術產品和高增值產品。
自美國回香港出任科技大學校長的吳家瑋更把香港和珠江三角洲視為一體,比作美國加州舊金山市的“灣區”。他說:“香港要有大都會的心態……要成為華南地區三億人的中心,不能像過往一樣,只著眼於六百萬人口。”他最近獲港府委任為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他認為香港現在已不是英國人的殖民地,整個社會都須考慮未來去向,形成共識。這次金融風暴恰恰暴露出一個只有金融、房地產業的經濟體系的弱點;香港經濟要進一步發展,高科技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而且這不是香港一地的事情,香港應成為推動整個華南地區工業和技術升級的“龍頭”。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才半年多,又碰到不少天災人禍,疲於應付。等到金融風暴趨緩,董建華和他的政府應該儘快把主要精力放到經濟發展方面來,把當前的危機變為借勢調整的契機。如此發展下去,到下世紀香港與深圳以及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融為一體,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遙遠美景。
去內地,還是不去內地?
2005年10月
香港經濟越來越離不開內地的支撐。十月中旬兩地簽署的《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進入第三階段協議。內地不僅給予所有香港產品零關稅優惠,還將開放諮詢、會計等服務行業,並進一步放寬香港投資者開辦、經營電影院與旅行社的條件。但所有這些事情都要有人去做,北京給予香港的優惠才可能見效。而CEPA的前兩階段協議,至今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成果,主要原因就在,敢於抓住這個機會北上尋找新發展空間的香港人仍然不多。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似乎比他們的祖輩、父輩保守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