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1/4 頁)
“南宮适將軍主軍、散宜生大夫主持內政、閎夭上卿主持國間往來。”
“其餘官員全都在這三位大臣屬下各司其職。”
“嗯。不錯!”姬昌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那麼如何進行國事執行,你可知曉?”
“孩兒試言,還請父侯指正!”姬發知道父親現在是在傳授自己治國理政的方法,於是在稍作思考之後,便大膽出言道。
“為人主者,必先懂得識人斷事!”
“其中,識人需得既識人又識己。識己者,知道自身的缺點與優點,可以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來補全自己的缺點,也可以知道自己適合做哪些事情、不適合做哪些事情。”
“如此一來,為人主者便能與臣工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各司其職、互相配合。”
“識人者,可知人才的優點、缺點,揚其長、避其短,將人才安排在適合其發揮才能的地方,同時以規矩或者其他人將其缺點避開。”
“斷事者,須知事物演變之規則,明事理、曉天機,懂得審時度勢、確定各項事物發展的方向以及需要達成的目的,也要懂得將諸事合理分派、形成合力來推進各項事物的發展。”
“同時,斷事者須知物極必反之理、事物收發之道,明瞭凡事必須要做到不偏不倚,公正無欺。不急功近利、不言出不行、不言行不一!”
“唯有識人斷事,方能選賢任能、集舉國之力於一體,方能不虛耗國力、不損傷民心,真正為國出力。”(未完待續。)
333 父子交談
“此乃為主之道。”
姬昌點了點頭,然後問道:“如何治政?”
姬發答道:“凡事皆有其規則、皆有其成事的基礎,按其規則、做好基礎便好,順理行政便可。治政需用天道、損有餘而不不足。”
“正如父侯教導姬發的那樣,凡事皆有五行,事物之五行,時間、空間、利他、利己、利理。”
“即便可以強求而來也必會釀成不可預估的嚴重後果。”
“五行全則事物成、五行不全則強求無用。”
“治政行事皆需依道而行之!”
姬昌再問:“如何治民?”
“不尚賢、不貴貨!”姬發回答道。
“各人資質不同,必有不同的生存發展方式、皆有各人之道,不能以任何一種準則來要求所有民眾!”
“否則,必會因絕大部分民眾的資質達不到該種準則而使得民心大亂、慾念橫行!”
“姬發嘗聽父侯說起過,道有三千。所以民眾之中亦有三千道、如世間萬物一般,草不能以石的準則來要求、人不能以畜生的準則來要求!”
“只有多加教化,令民眾認識到自己的資質、明瞭自己的生存發展之道,飽其腹、虛其心、明其智、發其力,按照其自身的優勢劣勢規劃其在族群中的分工地位。”
“故勇武者入軍、擅農者耕作、擅工者為匠、明理者為官。”
姬昌再問:“如何治軍?”
姬發立刻回答道:“軍者,民之保障也,乃是最為純粹之地。”
“軍為一族能夠安身立命在世界之中的保障。所以必須保持其獨立純粹的地位。”
“治軍有道、軍有戰心,治軍無道、軍無戰心。”
“全軍意志合一。賞罰有度、進退有節、分合有序、訓練有素、收發有道。”
“貪戰者亡、貪和者滅。”
“善!”姬昌撫掌笑道:“看來我兒果然已經深得一國之主的要義!”
“一國之主,須得懂得審時度勢、明道通理、平心公正。善於依道行事、選賢任能、分工合作、收放權責、教化民眾。”
“唯有依道行事,眼光方能看得長遠、方能在行政之時不走彎路、不出偏差,須知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許多事情一旦出現偏差便再也扭轉不回來了。”
“唯有選賢任能,方能合全民之力。國中上下一心、上下一力,方能在行政過程之中順勢推舟、功成事就。”
“唯有分工合作,方能同時行事之五行。五行並舉、事方能成也。”
“唯有收放權責,方能體現道義。須知世界之中的時間、空間不為任何人等掌控,所以時空總在變化之中。不同時空所需的權責並不相同。所以必須隨時空變化而進行變化。”
“唯有教化民眾,方能是民心不亂!自立、自強、屹立於天地之間的心便是人之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