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
樹葉枯黃,脈絡猶存,看似尋常,但在老人眼中,卻極不尋常。他那雙能夠看到世間一切黑暗的眼眸裡,所有的風景街景市井生活,都彷彿披了一層極淡的紗,未曾遮蔽真相,卻掩住了天地間流傳的命機。
老人揹著雙手,佝僂著身子向巷尾那家不起眼的客棧走去,搖頭感慨想道:
“好一座大陣。”
……
……
長安城的大陣未曾發動,便掩了天機,讓老人無法看到他已經苦苦追索了十四年的黑夜影子,不過這座令他讚歎警惕的大陣,也沒能發現他是一位自西陵而來的絕世強者,沒有發出任何警兆。
因為現在的他不是光明大神官,斂了所有氣息與能力,甚至把那顆道心卻全然忘卻的他,如今只是一個極普通極為尋常的乾瘦老人。
他挑了一家普通客棧住下,後面這些日子在長安城裡揹著雙手,佝僂著身子,逛些普通名勝,去些普通坊市,點些普通小菜,喝些普通花茉,聽些普通唱本小曲,打發些普通冬日時光,就像長安城裡最普通的閒耍老頭兒。
直至冬意漸隆,寒意愈盛,他又去買了件普通的厚棉襖。
普通老頭的睡眠向來不需要太多,某日清晨,天剛擦亮的時候他就起了床,隨意逛著,碰著一家賣酸辣面片湯的攤子,嗅著香味,他買了一碗,退出來時卻被人撞灑在棉襖前襟之上。
一個小姑娘提著食盒走了過來,面無表情看了狼狽的老頭一眼,像變戲法般從袖裡抽出一塊大毛巾替他擦掉汙漬,又替他重新買了碗酸辣面片湯。
老人向她道謝,她搖了搖頭,示意不用,提著食盒便離開。
老人愣了愣,把手中那碗酸辣面片湯遞給攤旁一個比自己還要瘦的燕國流民老乞丐,然後遠遠跟著那個小姑娘走。
老人跟著小姑娘到了一條叫臨四十七巷的巷子,看見了一家叫老筆齋的小鋪子,看著那個小姑娘在鋪子裡勤勞忙碌了整整一天。
老人越看越覺得這個小姑娘清新可喜,說不出的可人,從外貌到氣質乾淨到了極點,彷彿是一顆絕對透明的琉璃珠,只要有一點陽光,便定然會大放光明。
小姑娘的膚色有些黑。
但黑也黑的如此乾淨,如此光明。
所以這位來自西陵的光明大神官,痴痴站在臨四十七巷裡,不盡歡喜讚歎。
……
……
(久違了,兄弟姐妹們,回家一字記之曰:累,放了十天假,自是沒有資格再訴苦,只好訴些思念,家中上網有些問題,所以這些天一直沒有怎麼上網,晚了些天,誠摯祝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安康,最後是更誠摯地謝謝。最後必須加句話了,十天沒更新,剛才輸上傳密碼硬是輸了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啊!我太那啥啦!)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十三章 舉世之敵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十三章 舉世之敵
後面的這些天,化身為長安城一普通老頭的光明大神官如常出入客棧、吃飯睡覺,尋幽訪勝,煨爐飲茶,聽曲打盹,每天必逛臨四十七巷,然後看桑桑。
他吃飯睡覺看桑桑,煨爐飲茶看桑桑,聽曲打盹看桑桑,每天都去看桑桑,打聽到老筆齋裡黑瘦小侍女的名字後,看桑桑便成為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那部分。
某日,老人提著兩提芙蓉記的桂花糕再次來到臨四十七巷,看著小侍女被一輛華貴的皇家馬車接走,他不禁有些好奇疑惑,卻也沒有多想什麼,只是看著大門緊閉的老筆齋,看不到桑桑忙碌的小身子,老人覺得若有所缺,若有所憾,惘然呆立半晌後,忽然想起來自己竟是忘記了來長安城的真實目的。
老人的眼中早已沒有那抹黑夜的影子,他不知道那個人藏身在長安城何處,是不是還在長安城裡,這些天他甚至根本完全忘記了這件事情。
在臨四十七巷灰牆上惘然而立,他想起了這件事情,搖了搖頭,把手裡提著的那提桂花糕放到老筆齋鋪門前,緊了緊身上變得有些髒的厚棉襖,穿過東城密若蛛網的街巷,來到南城一處幽靜府邸間。
巷口安靜地佇立著兩棵大槐樹,樹葉在冬風裡有氣無力打著卷,與街巷兩側宅院裡探出來的傲然大樹森森綠意相比,實在是顯得有些寒磣。
街巷中段有兩座府門相對,老人理都沒有理右手方那座隱有人聲傳出的府邸,直接向左手方望去。脫落的封條早已被經年的風撕扯乾淨,只剩下一些殘紙飛屑夾雜在木門脫落翹起的漆皮間,看著無比衰敗。
老人靜靜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