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部分(第3/4 頁)
對不會有一絲不滿。”顧小憐依偎在王賢的肩頭,呢喃道:“因為我已經無比幸福,十分滿足了。”
“怎麼會呢?你每天都在恢復,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好起來的。”王賢搖搖頭,鼻端縈繞著荷花的暗香,還有顧小憐身上天然的冷梅清香,香醉忘憂。
“其實,奴家不太想恢復了……”顧小憐卻輕搖螓首,悄聲道:“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官人對我說的每句話,我都能聽到。為我做的每件事,我都能感覺到。奴家才知道,原來自己在官人心裡真的很重要。”說到後來,她的聲音越來越輕,情意卻濃到化不開。“奴家從沒想象過,官人居然會如此對我……”
“是我以前虧欠你太多……”王賢說著,心中暗歎一聲,自己又何止是對小憐虧欠太多?對清兒對寶音也是一樣的虧欠。“以後我還會一樣陪你的。”
“那可不行,”顧小憐卻趕忙搖頭道:“之前是情況特殊,現在既然已經過去了,官人得趕緊和清兒姐姐團聚了。”
“嗯。”王賢點點頭,將顧小憐緊緊摟在懷裡,低聲道:“我們一家團聚,然後永遠不分開。”
“嗯。”顧小憐使勁點了點頭……
趙王行事雖然猶豫,但謀劃向來周詳,早就準備好了一旦京城之事不諧,便率軍退往通州。通州既是京城的南大門,又是漕運門戶,朝廷設有若干倉庫,儲存軍糧,以備國用。佔據通州,既可以威脅北京,又可以截斷漕運,斷絕京城糧草,更可以得到朝廷多年的積累,足以支撐多年!
耗也能把北京城的敵人耗死!
趙王退到通州後,便按部就班行事,首先宣稱朱瞻基和王賢串通弒君,自己要召集義兵,為大行皇帝報仇!舉起造反的大旗後,趙王糾集了常山左右護衛,燕山左衛,興州後屯軍和通州右衛,以及部分隨他退出京城的金吾左衛官兵,號稱十萬兵馬,虎視眈眈威脅北京城!
通州如今被趙王佔據,北京城中自然人心惶惶,本以為結束戒嚴,終於有幾天好日子過的京城百姓,頓時陷入了更大的惶恐中,各處城門塞滿了絡繹不絕的逃難百姓。與往常百姓逃往城內相反,這次逃難的百姓,全是往城外逃的,一天之內起碼十幾萬人逃離了北京城。
太孫殿下站在城樓上,看著大街上扶老攜幼,揹著被褥包袱、鐵鍋糧食的逃難百姓,心中十分悲痛,對立在一旁的王賢、楊士奇等人嘆氣道:“百姓竟然如此不看好我等……”
楊士奇、楊榮、金幼孜三位大學士,已經在第一時間被解救出了詔獄,因為三人招供十分痛快,並沒有遭受滅頂之災,只是受了些皮外傷。如今否極泰來,官復原職,還成了太孫殿下的功臣,精神自然十分健旺。
聽得太孫如是說,金幼孜立即道:“殿下謬矣,百姓不是不看好我們,只是要遠離北京城而已。”頓一頓道:“如今趙逆擁兵數萬於通州,一者北京眼看就要成為戰場,二者,趙逆扼斷漕運,戰事稍有拖延,京中便會釀成災荒。”
“是啊,百姓不管誰輸誰贏,擔心的是自己全家老小的死活。”楊榮頷首,滿面痛惜道:“這一仗,必須速戰速決,否則百姓受不起,朝廷也受不起啊!”
“是啊……”眾大臣深以為然。不說別的,光一個斷糧,就能要了北京城這百萬多人的命。
“要不要,關閉城門,不讓百姓出城?”蹇義看著長蛇般的出城隊伍,只覺滿心惶惶,就好似天下已失,只剩北京這一座孤城一樣。
“不必,”楊士奇斷然道:“百姓想要去哪,是他們的自由,我們不許他們出城,豈不和趙逆成了一路貨色?”
“言之有理……”眾大臣紛紛附和,對楊士奇的畫外之音心領神會,出城的百姓越多,京內糧草的壓力就越小,堅持的時間自然就越長。
朱瞻基默許了楊士奇的建議,看著蒼茫的遠方,沉重問道:“有必要讓地方軍隊進京勤王嗎?”
“趙逆軍隊號稱十萬,其實,不過三四萬而已,京中禁軍二十萬,應該足夠了。”成國公朱勇和薛祿對視一眼,開口說道。作為控制禁軍的勳貴,當然不願意看到地方軍隊入京插一腳。
“可公爺又知道哪些禁軍可靠?”兵部左侍郎柴車冷不丁出言道:“前夜兵亂,可有不少禁軍為虎作倀,哪怕按兵不動者,也多有和趙逆勾連,在沒有洗清嫌疑前,指望他們抵禦趙逆,恐怕無異與虎謀皮。”
“是啊……”此言引得眾文官紛紛附和,“趙逆還沒來得及染指地方上的軍隊,讓他們進京,一來可以快速平定叛亂,二來也能震懾宵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