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頁)
前一條告示,還能讓員外們暴跳如雷,這後一條直接讓他們呆若木雞了。好半天,王員外才嘶聲道:“低價……到底是多低?”
“一兩銀子一石。”他兒子帶著哭腔道。
“啊……”員外們終於承受不住,當場暈過去三個,還有好幾個站立不穩的,登時跌坐在地上。其餘人雖然站著,但也無不形容駭然、如喪考妣,甚至有人嚎啕大哭。但這次李員外沒有出聲喝止,因為他是暈過去的三人之一……
之前官府的第一張告示,雖然讓員外們切齒痛恨,但於他們沒什麼損失,因為畢竟有兩千畝成田到手,哪怕搭上一萬七千石糧食,也不算賠。何況那八千畝規劃田總要有個說法,最差也是按合同退一賠一,他們還是賺的。
因此更多是被愚弄被羞辱而產生的憤怒,然而這第二張告示,卻要了他們老命!
本朝推行科舉制度,賦予有功名者以特權,故而本朝的鄉紳巨室,多與科舉掛鉤。誰家能考中舉人,家族便會迅速興旺,誰家有人做了高官,則立即成為巨室。但若子孫沒有出息,無緣功名,家族又會喪失特權。所以這些鄉紳巨室與漢唐時的門閥士族截然不同,他們的特權與族人的功名官位息息相關,如果不能抓住擁有特權的時期完成積累,家族難逃快速衰落的宿命。
大戶們都知道,大災之年也是暴發之年。在災年什麼都賤如土,只有糧食金貴,只要你有大量的糧食,就能以極小的代價擁有良田萬頃、屋舍千梁。那位傳奇鉅富沈萬三,就是這樣發家的。富陽大戶們雖然嘴上瞧不起沈萬三,但心裡一直以他為榜樣,可浙東十多年風調雨順,固然是國家之福、百姓之福,卻讓大戶們徒呼奈何……再不遭災黃花菜都涼了。所以這次浙江大災,大戶們的反應也就可想而知了。
別處不知道,反正富陽的大戶們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不說,還把家產都變賣了……因為預期災年各種資產價格要暴跌,所以他們很有魄力的先將家產賣掉,都換成錢去買糧,這樣等糧價高企時,可以以白菜價買回原先十倍的產業!一夜暴富!
他們還向錢莊告貸,甚至將老婆的嫁妝當掉,最終湊起了二十萬兩白銀,來實現他們瓜分富陽的偉大計劃!
光有錢不行,還得有糧。這年代不是後世,人們沒有網際網路,也沒有電視報紙,更加上本朝嚴厲限制百姓流動,所以他們活動範圍僅限於本縣本府,所瞭解的世界也就是本省。見識限制了思維,當要買糧食的時候,他們的目光也只侷限在本省,最多還有蘇松一帶。
不得不服的是,富陽大戶們的能量還是蠻大的,人家確實有傲的本錢。官府已經在省裡買不到一粒糧食,他們卻能打通重重關係、繞過層層阻攔,買到七萬五千石糧食。當然付出的成本也是夠高昂的,平均二兩六一石!
再算上各種損耗,至少要賣三兩一石,才能保本。
但是官府給出的糧價,竟然是一兩一石!
不誇張的說,這院子裡得有一半人破產,剩下一半也得回到元朝末年水平……
大戶們痛不yu生,富陽百姓卻感到幸福來得太突然。當戶房的書吏大聲向他們宣讀這條告示,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為哪怕是平常年份,富陽的糧價也從沒掉下一兩一石來。如今全省遭災,又逢chun荒,哪怕是省城杭州,糧價也飛漲到三兩一石,還必須是錢塘仁和兩縣居民才能定量購買。戶籍不在這兩個縣的,多少錢你也買不到!
杭州之外,各府各縣糧價都在三五兩上,富陽這樣的缺糧縣,糧價更漲到七八兩,還根本買不到。
現在縣裡卻突然宣佈,要一兩一石賣糧,而且敞開供應,百姓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懷疑。這怎麼可能?不是真的吧!
但各里各坊都張貼出這份告示,現已是全縣皆知,縣太爺敢開這麼大玩笑?
很快,縣衙門口便聚集了數千百姓,黑壓壓的堵住整條衙前街,人們想要弄明白這條訊息的真假。
與此同時,縣衙內,二堂上,官吏齊聚。
眾官吏也是看了告示才知道,七嘴八舌向魏知縣求證。
“怎,怎麼可能?”刁主簿結巴了。
“不,不會是真的吧?”王子遙王司吏也結巴了。原因很簡單,刁主簿和鄉紳們穿一條褲子,王子遙本身就算是鄉紳,這次瓜分富陽,兩人也是下了血本的。
蔣縣丞和馬典史沒什麼錢,和鄉紳們的聯絡也不緊密,自然沒撈著‘發橫財’的機會。是以雖然震驚,卻沒結巴:“大人,這種事可開不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