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因著皇上臨時起意過來的,所以,咱們府裡之前的安排有些不妥當,福晉想讓李姐姐幫忙招呼一下,等會兒會有客人到李姐姐這邊來,李姐姐可同意?”
原以為李氏會拿喬,趁機提條件什麼的,但是沒想到,李氏很爽快的點頭了:“能為福晉分憂,也是我的榮幸,年妹妹快不必說了,要我做什麼,只管吩咐就行了,若是人手不夠,我這院子裡還有幾個伺候的,你只管使喚。”
122
“這戲班子是哪兒請來的?”康熙一邊聽戲;一邊側頭問道,胤禛想了一會兒才說道:“之前好像聽福晉說過,是京城裡的那個喜福班;應該還挺有名的。”
康熙點點頭:“京城裡有幾個戲班子?”
胤禛愣了愣;過了一會兒才有些不確定的回答:“最有名的;應該有三個?喜福班是唱崑曲比較有名的,得喜班是唱梆子戲比較出名的;望春樓是唱興化戲比較出名的,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比較小的戲班子。”
看了一眼胤禛,康熙笑了笑:“你倒是知道的不少。”
“福晉和年氏不愛出門;有什麼節日或者是府裡比較清閒的時候,她們就比較喜歡叫了戲班子進來;所以兒臣也聽了幾句。”胤禛以不變應萬變,康熙再次點點頭。
過一會兒,又轉頭問道:“這出戏,好像以前沒聽過?”
“是今年剛出的,叫做錦繡記,是說有個秀才,娶了個十分會做針線活兒的娘子,後來秀才上京考取功名,秀才娘子為了給相公籌路費,就精心繡了一副屏風圖,賣了大價錢,後來這秀才進京考中了狀元,朝中有官員賞識他,願將女兒許配給這秀才。”
胤禛慢吞吞的說道:“汗阿瑪,這戲摺子上都寫著呢。不過,兒臣覺得,這純屬無稽之談。”
康熙微微挑眉,胤禛笑了一下:“這秀才若是真有才能,怎麼會讓自己的娘子賺錢銀子供他讀書呢?自己沒本事養活妻小家人,枉為男人。而考中功名之後,更是拋棄槽糠,隱瞞已經成親的事實,迎娶了閨閣千金,這已經算得上是停妻再娶了,要判重刑的,日後這秀才也絕對不可能再有前程了,戲曲的解圍卻是這秀才左擁右抱,實在是太不合道理了。”
旁邊三阿哥撇了撇嘴:“四弟,不過是一齣戲,看過就行了,那麼較真做什麼?”
“三哥可知道這天下看戲的人家有多少?咱們這種出身的,叫了戲班子進來唱一兩場,那些沒錢的百姓家,到了年節,也會湊錢請了戲班子唱一場,若是天下人都覺得,這戲劇裡面說的是對的,若是哪天這戲班子唱了什麼大逆不道的東西,天下人會怎麼說,三哥能控制得了嗎?”
胤祉愣了一下,面上就有些惱怒了:“四弟,你的意思是,讓汗阿瑪將這戲班子給抓了?以後天下人都不能看戲對不對?難不成天下人都是傻子,戲裡面唱什麼,他們就相信什麼?”
十三皺了皺眉,站起來力挺胤禛:“三哥這話說的不對,這天下的百姓,還真有一部分是戲劇裡面唱什麼,他們就相信什麼的的。前兩年我去廣東那邊,那邊就正流行一出葉李孃的戲,說的就是一個婦人葉李氏被當地的縣令搶佔為妾的事,正巧的是,那當地的縣令,和戲裡面的縣令是同一個姓,這下子好了,那縣令有段時間都不敢出門,因為冷不丁的路上就會飛出來兩個臭雞蛋什麼的。”
胤禟聽的哈哈大笑:“十三弟,這事情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我何苦編了瞎話來騙大家?這事情一打聽就知道了,後來還是那縣令讓人又寫了一本戲摺子,讓戲班每天唱,唱了小半個月,之前的事情才算是壓下去。”
十三一攤手,笑著說道,胤祉冷哼了一聲:“十三弟這話說的,可千萬別被外人聽見,要不然,還要以為咱們汗阿瑪是治下無方呢,堂堂縣令,竟然被幾個刁民給難住了,這縣令也著實無能了些吧?”
“三哥你這話說的才真是沒道理,應該說正是因為汗阿瑪用人十分妥當,慧眼識珠,這縣令是個極好的才對。”十三一臉不悅:“三哥你之前是沒聽清楚吧?都說了那些人是百姓,是看了戲班子的戲才做出那種舉動的,他們又不是故意的,也不是說犯了什麼法,何罪之有?”
“那縣令大人寬宏大量,並不因為自己受辱,就遷怒百姓,反而是想辦法將百姓的注意力給引開,這種胸襟,不正和汗阿瑪一樣,對下寬和仁愛嗎?這樣的官兒,才是真正的好官兒。要是和三哥說的那樣,不過是因為一齣戲,就將人抓起來,那簡直就是酷吏了!”
十三不屑的說道,又看康熙:“汗阿瑪,您覺得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