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勁的枝頭,紅得好似一盞盞小燈籠。
山崖上的黃櫨、紫槲、三角楓,還有叫不上名兒的雜木蘇林,經霜一打,一叢叢,一簇簇,如同燃起的火苗,紅彤彤的奪目驚心。
這時節的天際,也被山色映紅了,紅如殘血,燦若赤金,流瀉到九曲十八彎的河泊裡,也被浸染得水天一色了。倘若有風襲來,撲簌簌掉落的紅葉,在五彩斑斕的河水裡盤旋著流逝而去,那水便平添出幾分詩意。
遍地豐稔的好莊稼,又是一個好年景哪!
有蘇王樂哈哈地拈髯歡笑:“上天普降甘霖,今年又逢豐碩年,本王要與民同慶,舉辦祭禮,感謝上天恩惠!”
土城上備下香案,供上三牲,有蘇王帶領農師、祭司、宗室們頂禮膜拜,虔誠備至。
百姓們抬著五穀神,環城繞行。
妲己和她的女友們踩著高蹺,揮動綵綢,載歌載舞。小夥子們頭扎彩巾,腳踩高蹺,壯實的肩膀上頂著彩妝,彩妝上站著童男童女,裝扮成各路神靈——風神、雨神、山神、河神、土地神、花神、草神、牛神、羊神、蠶神、月神、太陽神,一個個妙如天仙,抖動彩袖,在半空中翩然起舞……
有蘇國傾城出動,滿城喧囂……
有蘇國歡度一年一度的秋收節,萬人陶醉……
有蘇王祭祀罷祖宗神靈,端坐在土城上,觀看百姓們的歡樂景象,接受著子民的歡呼,沉浸在一片歌舞昇平之中。
山在笑,水在唱,老王爺喜不勝喜。
金風送爽,大地獻寶,老王爺眉毛鬍子都罩上一層耀眼的光輝,嘴巴樂得合不攏了。
妲己看見父王難得高興一回,又和夥伴們在人叢裡玩起巡城的遊戲。一群姑娘戴上儺面,頭上插根野雞翎子,裝扮成守城的;一群姑娘也戴上儺面插根野雞翎子,裝扮成攻城的,然後口中唱曲,一對一答——
攻城的:野雞翎,佩彎刀,到你城門走一遭!你家城門幾丈高?
守城的:戰刀排,大旗飄,想進我城得彎腰!我家城門三丈高!
攻城的:你有槍,我有刀,開啟城門放吊橋!進城看我二姥姥!
守城的:二姥姥,蒸年糕,不要大刀要紅棗!野馬不許過吊橋!
攻城的扔掉儺面和戰刀,擓起果籃和花籃,守城的列到兩旁,迎接送禮的進城。然後雙方掉換位置,依原詞原調重新演唱,如果攻城的沒有花籃和果籃,守城的就手挽手不讓進城,雙方周旋,相互追逐,嬉笑成一團……
妲己玩得暢快,額頭上滾出晶瑩的汗珠。
蘭朵把一塊氈子鋪在樹陰下,說:“公主,你累了,歇息一陣再熱鬧吧!”
妲己說:“好吧,蘭朵,今天是咱們的節日,你也和大家一起玩玩兒,露露你的絕技,讓大家高興高興!”
蘭朵安頓好妲己,擠入人群,給眾人表演軟功。束緊腰身,紮起裙裾,腳步輕移,如踩雲朵般繞場一週。然後掌心撐地,陡然雙腿倒背,整個人兒像麻花般縮成一團,接著掌心前移,腳尖倒鉤,靈巧地提起一隻果籃,並將一枚紅果銜於口中,向眾人含笑行禮!
眾人紛紛從果籃中拿取果子,頓時發出震耳的驚歎聲和歡呼�聲……�
妲己卻在樹陰下酣然入夢,恍惚間進入一片陌生的境地,但見月明星稀,芝蘭芬芳,悠然間有人在彈撥琴瑟,尋聲覓去,見一白髮拂肩的老者在彈琴,微閉雙目,氣定神閒。妲己不由說道:“這曲子我聽過!”
老者不語,繼續彈撥。霎時林濤泉鳴,獅吼猿啼,颶風怒吼,雷電交加。妲己不由緊縮雙臂,驚懾不已。
老者側目看她,問:“你想彈嗎?”
妲己好奇,說:“我不會彈琴,絲絃能出聲嗎?”
老者讓位,妲己穩坐,撫琴出音,竟然奏出山崩水瀉、花木紛飛之音。不由狂喜難禁,十指齊舞,大地隨之震顫,山河錚錚迴響,鳳鳴鶴咽,草木皆悲,四周迴盪一片嗚咽……
妲己悚然,問:“老人家,這叫什麼曲子呀?”
老者說:“此琴名皋陵,此曲名《皋陵散》,乃大禹王治水功畢,歇息於江邊,觀皋陵之潮起潮落,有感而作。皋陵散,皋陵散,皋陵潮落人自散!”
妲己問:“敢問先生,此曲所奏是什麼含義呢?”
老者說:“大概是講潮水湧來,觀潮之人紛紛驚散吧!此曲一出,天下不寧!”
妲己說:“那你為何示意讓我彈奏這種曲子呢?”
老者拈鬚而言:“當年伏羲氏造琴,原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