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痴人杜參(第1/1 頁)
這個白衣年輕人一出場,就有不少人認出了他的身份。 洪德三年的舉人,京城裡有名的才子杜參。 杜參雖然還不是進士,但是他的詩名卻傳遍了建康城,被成為新朝第一詩才。 所謂的新朝,就是指洪德天子即位以來的洪德朝。 杜參洪德三年中鄉試,但是次年的會試他並沒有參加,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如果他在洪德四年參與會試,最多就是個二甲進士,因此他準備再打磨三年,要在洪德七年考學,去搏一搏一甲。 因為這一句狂言,杜參在建康城的名氣就漲了不少,而且他基本上每年都有好幾首佳作,算得上是近幾年建康城裡風頭最勁的才子。 此時此刻,這位杜才子站在臺上,環顧四周,他深呼吸了一口,用抑揚頓挫的調子開始吟詩。 “秦淮無語話斜陽。” “家家臨水映紅妝。” 吟完這兩句詩之後,杜參再一次環顧眾人,繼續開口道:“春風不知玉顏改,依舊歡歌繞畫舫。” 杜才子的狀態有些狂熱。 他用十分激動的語調,唸完了這首詩,或者說這段詞。 他站在瀟湘樓的臺上,依舊是抬頭看向裴元裴侍郎,然後看向在座的達官貴人,聲音擲地有聲:“本來杜某有拙作,但是聽到這首詩之後,杜某之作便不堪入耳了,這首詩,深得我心!” 他環顧四周,聲音沉重。 “一甲子過去,無論是朝中諸公,還是在座諸君,都只敢在秦淮河吟風弄月,全然不敢北望了!” “今日秦淮河的春風,不知甲子前南渡之恥,依舊吹拂畫舫,但是我等陳人不是無知無覺的春風,甲子之變,皆應當牢記心中!” 說完,杜才子沉聲開口。 “除非河山恢復,否則杜某再不入秦淮河煙花風流地!” 說完這句話,他就要拂袖而去。 正臺上,裴侍郎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另外一位禮部的官員,卻站了起來,他看向杜參,低喝道:“杜參,朝廷自有朝廷的想法,你尚且無有官身,如何敢在上元盛會議論朝廷!” “你想以詩文亂政嗎!” 這個帽子扣的很大。 但是杜參並不畏懼,他回頭看向這位禮部官員,昂首挺胸:“杜某先前說了,此詩非我所寫,不過卻全合我心意,便在上元詩會上唸了出來,在下是建康人,就住在建康城裡,如果錢郎中覺得在下所作所為犯了國法,明日讓建康府來我家拿人就是!” 說完,杜才子拂袖而去。 杜參走後,上元詩會的氣氛變得尷尬了起來。 本來十分熱鬧的盛會,被杜參這樣鬧了一番之後,就很難辦下去了。 畢竟現如今住在建康城裡的人,尤其是那些貴人們,十個裡有七八個祖上是南渡過來的,杜參當面說起這件事,如果他們還能繼續“娛樂”下去,那麼就是打祖宗的臉面了。 於是乎,杜參走後,陸續有人離場。 禮部的錢郎中,先是看了一眼自家的上司,然後對著裴侍郎微微低頭,開口道:“大人,您看今日這件事如何收場?” 裴元坐在主位上,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悶哼了一聲:“以直邀名之輩而已,歷朝歷代都不少見,一個進士都沒有中的舉人,平日裡只在家舞文弄墨,又哪裡懂得朝政,哪裡懂得時局?” “鼠目寸光!” 說完這句話,裴侍郎也站了起來,滿臉不快,拂袖而去。 見上司走了,錢郎中也不好久留,跟在裴侍郎身後也離開了瀟湘樓。 一時間,在場的氣氛變得很尷尬。 不過瀟湘樓的東家畢竟還是有些背景的,雖然兩位禮部的大佬以及一些貴人相繼離開,但是上元詩會還在繼續舉行,只是氣氛變得有些尷尬,遠沒有從前那麼熱鬧了而已。 就在杜參大鬧上元詩會的時候,沈毅沈大公子,也在秦淮河畔。 他是下午時分,在晉王府長史司見得顧長史,說了一會話之後就離開了,到了傍晚時分,老爹沈章就給了他十幾兩銀子,讓他來上元詩會轉一轉,散散心。 沈毅這個人,雖然不怎麼愛湊熱鬧,也不準備去參加什麼詩會出名,但是出來逛街順便“考察市場”還是有興趣的,到了傍晚時分,他就帶著許復一起,來到了秦淮河畔。 此時的秦淮河,已經被無數的河燈變成了一條“燈河”,不少姑娘們還成群結隊的蹲在河邊,將寫了自己心願的河燈放到水裡。 這些放燈的姑娘,大多數都是十五六歲,正是思春的年紀,因此這些河燈裡許多都是情情愛愛的東西,還有不少是寫了上半句情詩,想讓撿到河燈的男子補上下半句的。 而在秦淮河的下游,有不少淘氣的少年正在用鉤子鉤河燈,然後從河燈裡取出少女的美好心願,然後幾個小少年嘻嘻哈哈的傳閱一番,也有人估計是撈到了心儀女子的河燈,將紙條死死地揣在懷裡,任誰來搶奪也不給。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