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沈老爺的舞臺!(第1/2 頁)
李穆在這個時候離開,想要表達的態度非常明確。 那就是他不干涉,不參與抗倭軍的建設,把整個抗倭軍建設的過程,或者說把溫州府這塊“舞臺”,交給沉毅一個人表演。 這是他這個晉世子與皇帝之間達成的默契。 雖然不知道皇帝那邊認不認可這個默契,但是最起碼李穆本人是這麼認為的。 尤其是這一次沉毅升官回來之後,李穆就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 因為最開始沉毅與李穆兩個人南下巡海,只是皇帝的一記閒手。 就像下圍棋那樣。 皇帝閒著沒事,在遠離建康這個棋盤中心的地方,隨隨便便放下了一顆棋子。 因為那個時候,皇帝只是被沉毅的嘴遁說動,但是並不瞭解沉毅,或者說沉毅與李穆這個組合的工作能力。 因此,他雖然讓沉毅南下,但是並沒有給沉毅任何身份,如果沉毅跟李穆兩個人,在東南把事情辦砸了,最多也就當是李穆這個王二代出門散心了。 而經過前幾個月的一系列事件,現在不止是皇帝看到了沉毅跟李穆的能力,就連朝廷也不能無視他們倆的功勞。 正是因為這份功勞,皇帝要給沉毅升官的時候,不管是吏部還是兵部,都沒有任何反對的意見,沒有任何人敢在這件事上多嘴。 所以,沉毅榮升兵部主事,重新回到溫州府之後,李穆在心裡就已經認定了,皇帝那裡,已經準備讓沉毅全權負責東南海防軍軍事了。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所以他也很懂事,二話沒說,繼續南下給沉毅搞錢去了。 李穆離開之後,沉毅在永嘉城裡的地位,就顯得有些超然了。 因為李穆在離開之前,親自跟這些地方官說,沉毅在溫州府,可以代行欽差事。 即便撇開這個代行欽差事,沉毅六品兵部主事的身份,也可以讓他以兵部的名義,在一些方面節制地方官員。 有了這兩重身份,沉毅做起事情來來就很順手了。 李穆走後,沉毅便一個人在溫州府沿海的船廠考察了一番,考察完畢之後就,他交待了凌肅幾句,然後便帶了二三十個隨從,騎快馬去了一趟明州府,在明州府地方官員的接待下,就地檢視了一番明州府當地的造船廠。 在明州府待了一天之後就,沉毅便離開明州,去了台州府“就地考察”。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沉毅還是決定,把船塢放在溫州府。 確切來說,是溫州府樂清縣境內。 因為樂清縣才沿海,溫州府城永嘉,是不沿海的。 定下了船塢的位置之後,沉毅在樂清縣令的陪同下,花了兩萬兩銀子,買下了當地一個大型船廠。 這個價格,是極為低廉的。 因為這個船廠,佔地面積大不說,各種工具也很齊全,本身還有不少木料儲備,都以兩萬兩的價格,一股腦打包賣給了沉毅。 而之所以能用這個價格買下來,一方面是因為近些年倭寇橫行,沿海的生意不好做。 生意不好做自然就沒有多少人買船了。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沉老爺去跟船廠東家談生意的時候,帶上了樂清縣令鍾平。 面對一夥可以講道理,也可以不講道理的官老爺,這個東家自然是不敢賣高價的。 確定了戰船工廠的位置之後,沉毅就乾脆住在了樂清,並且從樂清招募了一些泥瓦匠,在船廠附近,給這些建康來的匠人們修建“宿舍”。 因為工部派來的匠人,都是頂尖的木匠,再加上船廠裡本身有不少木料,因此蓋房子只需要泥瓦匠打個底,再封個頂,其他的工序這些木匠自己就能做完,而且做的漂漂亮亮的。 除了員工宿舍之外,沉毅還在船廠附近,規劃了一個軍營,一個大概能容納的下五百人的軍營。 將來,這個工廠,不止生產戰船,還要生產火器,可能會成為抗倭軍的核心所在,肯定是不能不設防的,按照沉毅的初步計劃,這裡要有五百個抗倭軍常駐。 並且,沉毅將來還準備在樂清設一個千戶所,除了保證浙東百姓的安全之外,更多的是保證樂清這個兵工廠的安全。 就這樣前前後後忙活了十來天,這個船塢的建設總算是步入了正軌,沉毅也不用每天跑去監工,於是乎沉毅在樂清,約見了凌肅跟薛威兩個人。 不得不說的是,李穆這一次南下,雖然帶走了一千多個抗倭軍,但是抗倭軍的兩個核心,一個凌肅一個薛威,他是一個人都沒有帶在身邊,目的就是為了讓沉毅接下來擴編,不至於無人可用。 凌肅雖然名義上還是抗倭軍的千戶,但是實際上是抗倭軍的指揮使,整個抗倭軍,他都指揮的動,乃是抗倭軍裡的絕對核心。 收到了沉毅的約見之後就,原本就在樂清的薛威很快趕到,而即便是在永嘉的凌肅,也只花了半天時間,便趕到了樂清,兩個抗倭軍的將領在沉毅的住處門口碰頭之後,一起來到了沉毅的書房門口,敲響了書房的房門。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