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越王府的請柬(第1/2 頁)
因為外面天氣實在是太冷,楊老頭也沒有辦法一直待在院子裡,老頭領著陳裕進了相府的暖閣裡,暖閣的幾個奴婢,早已經點好了爐子,兩個人坐下來之後,楊相國靜靜的看著眼前這個弟子,微微嘆了口氣。 老頭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還是相當清醒的,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輕聲道:“為師已經年過七十,在中書省做了十幾年宰相,首相也做了六七年,基本上不可能再一次掌樞了。” 陳裕微微低頭,笑著說道:“即便恩師不再出仕,楊家還是有師兄的,師兄現在已經是工部侍郎,距離中書省只一步之遙而已。” 六部侍郎這個位置,如果幹得好,有兩個出路。 其中一個,自然是往上升,由右侍郎升為左侍郎,再由左侍郎扶正,成為一部的尚書,朝廷的大九卿。 而六部侍郎,其實還有另外一條路。 那就是越過尚書,直接進入中書拜相。 當然了,能直接拜相的,一般都是上三部的禮部侍郎,吏部侍郎以及戶部侍郎,像楊蕃這種初升的工部右侍郎,距離宰相的位置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豐德太抬舉蕃兒了。” 老頭接過陳裕遞過來的茶水,吹了吹茶杯上漂浮的熱氣,然後輕聲道:“他這些年仗著為師的勢,才能在建康城裡吃得開,混了個什麼楊公子的名頭。” “他是恩蔭入仕。” 老頭喝了口茶水,靜靜的說道:“畢竟不是進士出身,根基就不夠深厚。” “這番陛下突然拔擢他,也是別有用意,不是因為他真的有什麼本事。” “他這輩子,即便仕途順暢,沒有因為被張老頭那邊的人給拉下來,頂天了也就是六部侍郎,連位列九卿的希望都很小。” 所謂的張老頭,就是張簡的祖父張敬了。 兩個老人同列中書十幾年,雖然明面上一團和氣,但是背地裡較勁的事情並不少,而兩位宰相分歧最大的地方,就是對北齊的態度。 說的直白一點,楊敬宗是主和派,而張敬是強硬派。 雖然還沒有成為涇渭分明的“兩黨”,但是已經有了相爭的雛形。 說完這句話,這位頭髮已經花白了大半的老相國,抬頭看向眼前的陳裕,微微一笑:“但是豐德你不一樣。” “你是兩榜進士,正經的二甲出身。” 老頭語重心長:“咱們這一派的將來,將來多半要落在豐德你的肩上。” 陳裕,前任江都知府。 雖然他在江都任上,因為出了糧價桉,最後一個任期被吏部只給了箇中上的考銓,但是還是被皇帝破格拔擢,成為了六部之中第一部,號稱官中之官的吏部,成為了吏部的員外郎。 雖然沒有在吏部主持一司,但是吏部員外郎的身份,在朝廷裡已經不能算低了。 更重要的是,這位陳員外,今年才三十八歲,還未滿四十。 只要他在吏部繼續幹下去,就是正經的前途無量。 不要說登閣拜相,哪怕只是當了吏部侍郎,將來在朝廷裡,也是為數不多的大人物之一。 陳裕抬起頭,飛快的看了一眼老恩師的表情,然後再一次低下頭,語氣有些惶恐:“恩師,學生何德何能…” 楊相國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這個弟子的肩膀,輕聲道:“不要妄自菲薄。” “為師致仕之後,從前如同蠅蟲一般的門生故吏,幾乎消失得一乾二淨,只有豐德你,逢年過節依舊到家裡來探望為師,患難見真情。” “如今放眼望去,為師門下,也只有你陳豐德堪當大任了。” 楊敬宗語重心長的說道:“從今天開始,為師會把一切的心血,都加諸在豐德你的身上,爭取五年之內,把你抬到吏部侍郎的位置上。” “再往上,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 說到這裡,老頭看向陳裕,語氣帶了一些蕭索:“說不定,將來楊家上下的身家性命,還要靠豐德你來保全。” 陳裕深呼吸了一口氣,站了起來,對著老頭躬身行禮:“恩師,弟子但有一息尚存,一定全力報答恩師,報答師兄。” 楊敬宗起身,伸手把陳裕扶了起來,老相國已經有些混濁的目光,似乎隱約看到了將來。 “真有那麼一天。” “為師多半已經不在了。” 楊相國默默嘆息:“到時候豐德如能搭救一二,為師便含笑九泉了。” 陳裕微微低頭,目光裡隱隱帶著一絲激動:“學生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見陳裕回答的毫不猶豫,楊老頭的目光裡,有了一絲狐疑。 不過他現在,已經沒有更好的,可以培養託付的人選了。 ……………… 一轉眼,又是六天時間過去,時間來到了洪德九年的大年初五。 一連忙活了好幾天之後,這個年關總算是差不多過去了。 老天爺也很給面子,從年初一到年初三三天時間,都在下雪,雖然雪下的不是很大,但是連續三天時間,讓建康城裡還是鋪了一層白色,多少有了點過年的味道。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