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目的地(第1/2 頁)
第二天雪停了,路上有軍民一起努力將雪鏟掉,保證道路暢通。
穆皖南和樂言與老林告別,彼此都有些捨不得。
老林道:“這回你們來的時間不巧,冬天大雪,想請你們吃頓像樣的飯都吃不上。夏天的時候來吧,看看格桑花和夏牧場,到我家裡去吃羊肉和甜酪。”
穆皖南道:“放心,一定來。畢業的時候我怎麼說來著?一定還會到青海來找你喝酒,現在不是兌現了?”
老林點頭,其實他們都知道,縱然如今交通發達,幾千公里的空間距離都不是問題,但有的人再要見面可能又是好多年以後了。
他又問樂言:“嫂子你高反好一點兒沒?我大舅子今早煎了點紅景天的水,加了蜂蜜的,不澀口,你帶著路上喝,可以緩解身體的不舒服。”
樂言接過他遞來的保溫瓶,都不知說什麼好:“太麻煩你們了……真的非常感謝。”
“說什麼客套話呢,下回再來,帶上孩子,咱們兩家人一塊兒聚一聚,啊?”
這樣的盛情讓人無法說出拒絕的話,樂言與他握手:“珍重!”
“珍重,路上小心。有什麼事兒,隨時打我電話。”
兩人離開海晏縣,往倒淌河方向走,途中國道翻越日月山山口,大雪素裹下的雪山巍峨秀麗。
樂言忍不住拿手機拍下照片,穆皖南問道:“要不要停車讓你下去拍幾張,弄條紗巾什麼的……我看人家都這麼拍的。”
她沒好氣地看他一眼,“我是拍給思思看的,她還沒來過這樣的地方。”
他笑笑,“過不了兩年就可以帶她來了,你不是剛才答應了老林的邀請嗎?至多到她上小學,咱們一定帶她來一趟,讓她看看夏天的草原和青海湖。她那麼喜歡動物,到時候看到那麼多水鳥都得樂瘋了。”
昨晚那番話,某種程度上算是他的一種告白了,她也受觸動,但似乎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兩個人面對面避而不談反而顯得刻意和尷尬了。只有聊起女兒,兩人心裡才有一模一樣的柔軟和思念。
而且那樣美好的情景,多少是讓人有些憧憬的。
到了倒淌河,他們聯絡上了老林給他們介紹的當地嚮導,很年輕的男孩子,藏族,黝黑健壯,藏文名字叫措姆,是大海的意思。
一看就是在青海湖邊出生長大的孩子,高原人都喜歡把湖泊叫做海。
措姆開一輛比較破舊的吉普,帶上了先前就準備好的一些日常補給,在前頭開路。
穆皖南要給他錢他也不要,堅持說是老林交代好的事兒,日後自有他跟他們結算。
光伏園比想象中更遠更偏,如果不是自駕車進來,很難找得到。
先前因為路條的原因正在架設的電網被叫停,現在又加上這場大雪,幾乎看不到什麼工人。
措姆找了一圈,找到一位當地的藏族老大爺,幾乎不會說普通話,靠他翻譯他們才聽懂:管事兒的人回了縣城,工人們現在都回家了,他們也只有住在空出來的工棚裡。
在城市中都嫌簡陋的工棚佇立在被皚皚白雪覆蓋的荒漠裡,條件的確不是一般的艱苦。
老林和措姆的周到派上了用場,所有的補給都很有用。措姆去拉了電線,工棚裡是熟悉的小功率燈泡,光線昏黃。
為了住宿方便,他們就住兩間房,措姆從老林那裡聽來的資訊是這二位是夫妻,當然是住一起,他就住隔壁。
在老林的大舅子家他們就遇到這樣的尷尬了,因為穆皖南那一句“這是我愛人”,人家自然而然就給他們住一間房,幸好那屋裡是個大炕,他們各踞一頭,互不影響倒還好。
可是現在這樣,就一張床,還是一點不寬綽的單人床,這種尷尬也沒辦法了。
穆皖南倒像是不在意似的,屋裡看了一圈就到外頭去,過了一會兒進來問樂言,“哎,你來看看,你會用這種鍋炒菜嗎?”
鍋灶都被措姆搬到外頭,土鍋土灶,樂言還真沒用過,高原海拔高,水也燒不開,做飯炒菜簡直是另一套理論,幸好還有措姆在,可以現學。
樂言炒了面,拌上肉罐頭和辣椒醬,對付著就算一頓飯。
措姆遠處的雪原道:“明天我去找點山貨,我們就能吃得好一點。”
樂言他們在老林那裡吃到過野蘑菇,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可如今大雪肆虐,還能撿得到嗎?
措姆笑笑:“不是上山去採,這季節也沒有,是到附近村民家去找,有乾貨也好,買一點來,比天天吃罐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