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第2/4 頁)
領了幾座重要礦山,確保了北泰鍊鐵廠的原料供應,形勢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省城到江北的鐵路經常被小股游擊隊破壞,運輸處於中斷狀態,陳子錕乘專機抵達北泰機場,開始視察自己親手建設的城市。
車隊在沿江的自由大道上行駛,四下已經看不到戰爭留下的痕跡,江堤上是成片的香樟樹,陪同的蕭郎市長說:“夏天的時候香樟樹鬱鬱蔥蔥,江邊一大美景,百姓都喜歡到這兒來納涼。”
陳子錕滿意的點點頭,指著遠處的煙囪道:“那是什麼地方,有些眼生。”
蕭郎道:“那兒以前是江北電燈廠,後來日本人建了一個軍械修理廠,現在被我們改建為江北聯合機械公司,能仿造日式山炮、炮彈,以及輕武器生產線,子彈手榴彈都能自給自足。”
陳子錕道:“民用的東西能生產麼?”
蕭郎道:“江北聯合機械公司的三輪車,行銷北平上海南京,供不應求,我們正在研發汽車,爭取明年試製成功。”
陳子錕來了興趣:“走,去看看。”
車隊來到江北聯合機械公司大門前,只見門口一隊穿藍色帆布工作服的工人正魚貫而入,每人手上拿著一張硬紙卡,插在門口的機器裡按一下才進門。
“這是打卡機,可以記錄上班時間,遲到早退的,都有記錄。”蕭郎介紹道。
進入廠區,整潔乾淨,一塵不染,機器轟鳴,車間玻璃明亮無比,工人穿著統一制式的帆布工作服忙碌著,有專門的軌道車將半成品拉到鄰近的組裝車間,一門門迫擊炮衝著天空,炮筒鋥亮。
衝壓車間裡,生產線同時在生產鋼盔和鐵鍋,反正工序差不多,軍用民用都不耽誤,陳子錕拿起一口炒鍋彈了彈,厚薄均勻,用料紮實,比民間作坊生產的炊具強多了。
參觀完了聯合機械公司,陳子錕一行又去了東部的鍊鐵廠,這裡的基礎設施本來在戰爭中損毀,是日本人重建了鐵廠,高爐、焦爐都是日本川崎重工出產的,年生產二十萬噸優質鐵,鋼材五萬噸,佔全國鋼鐵產量的十分之一強。
看著一爐火紅的鐵水,陳子錕問道:“鐵礦石和焦碳的供應怎麼樣?”
鍊鐵廠的總經理慕易辰答道:“戰爭期間,多少都受到一些影響,不過我們有辦法確保鐵礦石的供應,焦碳就近就有煉焦廠,也不成問題。”
“辦法,什麼辦法?不會是和**達成什麼協議了吧。”陳子錕忽然停步。
慕易辰是他多年老友,自然絲毫無懼,坦然道:“對,我們和江北縱隊有協議,按鐵礦石的噸數給他們抽頭,他們不要法幣,要鋼鐵,可鋼鐵是軍事物資怎麼能給,最後各退一步,我們以民用物資抵賬,比如鐵鍋什麼的。”
在場的都是嫡系,慕易辰說這話沒有任何顧忌,陳子錕臉色也多雲轉晴,道:“江北原是不毛之地,我們這些人用了幾十年的汗水才把它建成江東的重鎮,國家的工業基地,不管戰局如何惡化,北泰是一定要保住的,這是一座工業城市,要亂肯定先從工人亂起,一定要防範***組織的工會活動,他們蠱惑人心很有一套。”
大家都拿小本子記錄著,不時點頭。
陳子錕道:“對了,工人待遇怎麼樣,有沒鬧事的?”
慕易辰道:“物價飛漲,貨幣貶值,現在普通工人的月薪已經達到十五萬左右,僅合十美金,養活一家人勉勉強強,好在我們企業的福利好,工人包吃住,食堂從鄉下買米買肉,成本可以控制住,工人每月有三十張飯票,可以兌換成現金,也可以兌換成大米。”
蕭郎插言道:“鍊鐵廠的飯票在黑市上的價格堪比美金,可給我們的金融工作帶來不少麻煩。”
眾人哈哈大笑,陳子錕興致勃勃道:“走,去食堂看看。”
正好遇到食堂開晚飯,偌大一個廳堂,裡面幾百張桌子,一排視窗供應各種飯菜,工人可以用鐵質餐盤在視窗打了菜飯坐下來慢慢進食,也可以用飯盒把飯菜帶回家去,陳子錕拿了一個餐盤,與工人們一起在視窗打飯,慕易辰幫他付了飯票,打了一份米飯和一葷一素兩個菜,牆角有幾個大保溫桶,盛的是稀飯和雞蛋湯,可以不限量的自取,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所有用具都是鋼鐵的,包括桌椅餐具,連筷子都是鐵的。
吃完了飯,正要結束參觀,忽然陳子錕發現大門口聚集一幫工人,似乎要鬧事的樣子,便讓慕易辰過去問問,原來是工人們為一個年輕工友打抱不平,抗議廠方肆意開除工人。
“這個小工偷竊廠裡的廢鐵賣錢,按照廠規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