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第1/4 頁)
區廣武被撤職查辦之後,一直對陳子錕含恨在心,奉化一紙電報將他重新啟用,擔任江北編練司令,名義上所有江北地域的軍隊都歸他掌握。
老頭子的命令很明確,摧毀江北工業能力,不給***留下囫圇東西,區廣武決定不折不扣的執行,糾集了三個師的殘兵敗將開向北泰,要求接管城市。
駐軍也收到南京國防部的命令,交警總隊歸江北編練司令部指揮,放棄城市,企業南遷,來不及遷走的就地炸燬。
訊息很快流出,聯合機械公司和鐵廠的工人們在地下黨的指揮下組成護廠隊,將車間裡的半成品組裝起來,在廠門口架起機槍小炮,誓死保衛工廠。
區廣武的大軍蠢蠢欲動,整個北泰山雨欲來。
北泰市政廳,軍政大員均在,蕭郎、陳壽、蓋龍泉,劉驍勇等人坐在長條桌旁,一個個面色凝重。
劉驍勇道:“諸位,發動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
第八十三章 開槍為他送行
北泰是陳子錕一手建立的工業重鎮,整個江東省的生產總值有一半在這座城市,鋼鐵和軍工都是將來建設新中國所急需的,所以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住。
此前陳子錕已經密令親信們必要的時候發動起義,與國民黨反動當局正式決裂,但誰也沒料到事態如此迅疾,本以為起碼國民黨能支撐到1950年代初,沒想到短短几個月時間就土崩瓦解,解放軍南下長江指日可待,所以陳子錕的安排部署就不免遲滯了一些。
為了迷惑敵人,也為了另謀出路,家眷有一多半在上海,陳子錕和夏小青林文靜則留在省城,如果冒然發動起義的話,他們勢必會遭殃。
陳壽提出質疑,如果發動起義,危急在省城的家眷親屬怎麼辦?劉驍勇說自己一家人也在省城,自古忠孝難兩全,身為軍人,要對國家民族負責,那才是大義。
說著說著,兩人脾氣都上來,陳壽拔了槍拍在桌子上說:“小子,我在南泰做大買賣的時候你還玩泥巴呢,這裡能輪到你說話?”
劉驍勇也不示弱,道:“要是歲數管用的話,河裡的王八官兒最大。”
兩人臉紅脖子粗,身後的衛兵馬弁也都怒目而視,不過吵架歸吵架,動槍的事兒誰也不敢做。
蕭郎和蓋龍泉苦苦相勸,根本勸不住,陳壽是江東軍的老資格,陳子錕的鐵桿嫡系,劉驍勇是少壯派和軍校生的代表,在軍中也有一大票支持者,他倆內鬥起來,絕對是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正鬧得不可開交,忽然值班軍官來報:“區廣武發來最後通牒,讓咱們一小時內撤出防區,不然以兵變論處!”
本來還劍拔弩張的兩個人同時暴起:“媽的,打!”
區廣武幫他們做了決定,兵臨城下非打不可了,開戰就意味著決裂,必須趕緊通知大帥早做安排,北泰和省城之間電話線是通的,可是現在打卻打不通了,幸虧還有發報機。
省城,楓林路官邸電報室,譯電員正接收著來自北泰的密電,破譯後立刻交到陳子錕手裡。
陳子錕看完,當機立斷下令:“覆電,起義!”
發完電報,陳子錕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步,心情無比複雜,院子裡的旗杆上飄揚著青天白日旗,當年自己追隨這面旗幟而戰鬥,付出無數心血,如今就要與之決裂,滄海桑田,萬千變化,恍如昨日。
回想民國九年,在上海與蔣介石結識,那時候他還是一文不名的混混癟三,後來卻青雲直上,成為國家領袖還沒幾年就面臨全盤失敗,想來令人唏噓。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朋,眼見他樓塌了。”陳子錕嘆口氣,按下電鈴,梁茂才走了進來。
“讓衛隊集合,我有話說。”陳子錕道。
楓林路官邸有一個營的衛隊,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忠心耿耿,一水的美式軍裝,鋼盔皮靴卡其制服,船帽上綴著青天白日徽章,一聲令下,除了在崗的衛兵之外,四百餘名士兵在院子裡集合完畢,等候大帥講話。
陳子錕一身戎裝,腰佩手槍,目光炯炯,掃視眾人,所到之處,士兵們挺起胸膛接受檢閱。
“弟兄們!”陳子錕大喊一聲。
所有人啪的一個立正,齊刷刷腳跟碰擊的聲音令人精神一震。
“這個政府!”陳子錕伸手一指旗杆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激昂道:“已經爛透了,國民黨蔣介石氣數已盡,咱們江東三千萬百姓的路要自己走,不能給他們再當炮灰,我宣佈,與當局一刀兩斷,即日起撤銷省政府和省黨部以及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