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頁)
鐘相、楊么等人確實沒打算造反!
相反,靖康之難時,南宋小朝廷被追得狗一樣滿世界亂跑,而這個時候,鍾、楊等人卻挺身而出,組織起了數百鄉勇,奮起抗金。
鍾、楊等人頗通武略,連番征戰之下,竟然很是打擊了一下金軍的囂張氣焰。
不但如此,最後,鍾楊等人還很是識相地,帶隊跑到了臨安,打算接受康王也就是後來的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的整編。
可惜,趙構對鍾、楊這種野路子鄉勇很是無愛,沒給一個銅板兒的封賞,輕飄飄地扔下了一句“你們辛苦了”便將鍾楊等人打發回了老家。
鍾、楊等人心存報國之志,原本對這點兒功名利祿也並不是十分在意,小農出身的鐘、楊等人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夠老老實實的回家種田,不受金人還有貪官汙吏的欺負。
只是,等回到老家後,鍾楊等人便傻眼了!
因為,老家被毀了!
略一打探,眾人這才知道,抗金過程中,那位全程充當了逃跑將軍的孔彥舟,居然一路升官至沿江招討使,正好主管鍾楊等人的老家洞庭湖一代。
說起這個孔彥舟,這廝確實不是東西!抗金過程中,這廝不但沒出一點兒力,全程跑路還不說,更可恨的是,這廝所過之處,必定要狠狠地燒殺劫掠一番,真個比金兵還兇殘!
而這種人渣,居然還得了趙構的賞識,雖然一路不停地打著敗仗禍害著大宋百姓,可這孔彥舟的官,居然還節節高升!
到了兩湖一代,孔彥舟照例又是狠狠地燒殺搶劫了一番,直把鍾楊所部的鄉勇盡皆搞了個家破人亡!
我們在前線殺敵沒有絲毫封賞,你孔彥舟一個逃跑將軍還敢在身後禍害我們家人,這真是,豈有此理!
當下,鍾、楊等人出離了憤怒,回到老家後便招集鄉勇,和逃跑將軍孔彥舟正式掐了起來!
孔彥舟在兩湖地區弄得天怒人怨不得人心,鍾楊等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招起了數萬人馬!憑著出sè的軍事才能,鍾楊等人很是輕而易舉地,就把孔彥舟所部宋軍揍成了孫子樣!
這個時候,鍾、楊等人依舊沒想著造反,只是想著收拾一下貪官汙吏罷了!
把孔彥舟揍跑了之後,鍾、楊等人自以為天下太平可以安心種田了,就安排手下在洞庭湖周圍打土豪、分田地,自顧自地過起了男耕女織的小rì子。
孔彥舟確實有手段,雖然從沒打過勝仗,可居然就能不斷得趙構賞識。此番被揍跑路後,沒幾天,孔彥舟便又被趙構委以重任,又帶著一彪宋軍氣勢洶洶地殺回了兩湖。
接下來的幾年裡,鍾、楊二人屢次三番帶著大軍和孔彥舟鬥法,雖然每次都把孔彥舟揍得狼奔豕突,可總是毫釐之差,沒能宰了孔彥舟本人!而孔彥舟呢,也居然能夠幾次三番的東山再起,再次帶兵前來禍害兩湖!
在鍾、楊等人看來,自己這是在和貪官汙吏鬥法,並沒有正式豎起造反的大旗!而且,每次打敗了孔彥舟後,鍾、楊等人也並沒有趁勢攻掠州縣,而是老老實實地回家種田。故而在鍾楊等人想來,這應該算不上什麼大事兒!至少應該和造反扯不上邊兒!
可隨著屢次三番獲勝,鐘相的心態漸漸就變了,覺得大宋朝廷不過如此!盡是一群貪官汙吏,不當人子!與其受這群貪官惡霸的統治,還不如自己建個小朝廷來得自在!
信心爆滿之下,鐘相便扯起大旗,自號楚王!
事情一鬧大,孔彥舟又遮掩了兩年,再也遮掩不住,事情的真相終於傳到了趙構耳中。
yīn謀敗露,孔彥舟自覺在大宋混不下去了,搞不好會被當成亂臣賊子的典型千刀萬剮,以邀民心。當下,孔彥舟當機立斷,率部北上,投靠了金朝!
首惡孔彥舟降金,可鐘相、楊么這股義軍卻沒法逃走,還得在洞庭湖畔種田討生活!只是,也從此不再接受宋朝統治了!
對此,趙構自然非常的不滿!
雖然孔彥舟那混蛋卻是不是東西,可是你們這幫子屁民,也不該造反啊?
如此亂臣賊子,合當誅滅九族!
況且,兩湖兩廣之地乃是天下糧倉,鍾、楊等人雖然依舊在種田,可鬧了這麼一出後,自然沒可能再給大宋納糧!
更然趙構覺得不安的是,這鐘相居然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歪理邪說,還主張免除一切賦稅差科,這豈不是明目張膽地在挑釁趙構這個皇帝的權威?
盛怒之下,趙構決定,繼續派兵圍剿鍾、楊所部反賊!
其後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