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久旱逢甘霖(第3/3 頁)
這個念頭了。
突厥人缺乏精良的裝備,自從朝廷討伐高句麗開始,最近幾年更是連尋常的邊境鐵器貿易都卡得很嚴,突厥人手頭的鐵料做做彎刀騎槍都不一定能保證夠用,而箭矢的箭簇更是隻有可汗的親兵和嫡系精銳部隊才能用。要說突厥人拿得出鐵甲,除非是將領級別的人物,而一下子湊出上千副鐵甲cosplay做戲,對於突厥人來說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缺鐵並不代表突厥騎兵就缺少防護、或者說戰鬥力明顯受影響。他們甲冑數量還是很充分的,但是九成五以上的都是純的皮甲——草原上別的都缺,就是牛羊和其他牲畜不缺,皮革貨品更是要多少有多少,所以皮甲人手兩件都是可以輕易做到的,皮甲雖然防禦力差一些,但是其輕便的特性對於減輕人馬負擔、提升騎兵耐力也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速速放我等進城,我們是楊義臣楊經略派來報信的援軍先鋒!”那群騎兵衝到城下,便開始齊聲鼓譟吶喊,數里之內都能聽的分明。
“速速開城——不對,讓虎賁郎將沈光帶領一千步卒墜下城去,守住城門南北兩側、移動拒馬,放騎兵入城後,步軍再從吊籃上城撤回。”難得有什麼戰術意識的楊廣,居然也是在獲救的喜悅中靈光一閃,直接對部隊做出了這條細緻的指揮。
有陛下親自開口指揮,下頭的將校士兵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哪怕宇文述此前三令五申各種防備詐城的規矩在前,也抵不過金口玉言的分量。虎賁郎將沈光是剛才提前被招來護駕的,馬上帶著他本部的一些驍果軍精兵墜城下去,然後移動桑乾河支流與城牆之間的拒馬,把那些障礙物沿著城門兩側平行排開,防止突厥起兵從遠處渡過河後沿著河岸突擊。
桑乾河支流在冬季枯水期,其實還是可以支撐騎兵泅渡的,只是因為水多少有些衝力,阻力又大,所以在衝鋒作戰的時候沒有人這麼幹——進入河水後,移動速度會比岸上至少慢九成,而河面是在城頭守軍弓弩覆蓋射程之內的,所以攻城方如果直接泅渡那就是在提供靶子了。但是如果是守城一方的援軍要想泅渡過河,沒有弓弩的威脅,自然沒有問題。
那夥騎兵背後的突厥人,果然也就落後了幾分鐘便趕了過來,一開始見背後衝擊容易讓自身陷入河中進退維谷的境地,便試圖繞過城門附近,從遠處渡河後再沿著河西岸夾擊衝鋒。然而沈光的人馬已經在城下做好了防備,突厥人衝刺一陣後上有弓弩,前有槍陣、拒馬,不得寸進,只好放棄了。
騎兵入城之後,城門馬上重新關閉,而沈光所部阻擊部隊便是從吊籃重新回城的,突厥人的遊騎沒法上吊籃,被射殺數百之後,只得怏怏而回。入城騎兵的軍官馬上被帶到了楊廣面前,聽旁人說面前的就是皇帝之後,他趕緊行了大禮。
“末將楊經略麾下騎軍旅帥羅士信,參見陛下。”(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