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竊隋好駙馬 > 第三十九章 從軍行

第三十九章 從軍行(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崩壞:成為梅比烏斯的妹妹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整、號稱兩百萬,分四十軍從涿郡出發,征討高句麗。運糧民夫更比兵馬倍之。四十軍中,每一衛上大將軍名義上要統領兩軍、計二十四軍,是有指定出徵目標的,不過實際上因為不可能十二衛的上大將軍都來隨軍出征、國內不留名將戍守,所以有時候也以副職代理。另外十六軍則是隨同御駕同行,見機行事。每一軍實額兩萬五千人,對外號稱五萬;楊廣親領的御營多一些,實有五萬。

按照朝廷明發旨意上的說法:“左路第一軍往鏤方道,第二軍往長岑道,第三軍往海冥道,第四軍往蓋馬道,第五軍往建安道,第六軍往南蘇道,第七軍往遼東道,第八軍往玄菟道,第九軍往扶余道,第十軍往朝鮮道,第十一軍往沃沮道,第十二軍往樂浪道。右路第一軍往黏蟬道,第二軍往含資道,第三軍往渾彌道,第四軍往臨屯道,第五軍往候城道,第六軍往提奚道,第七軍往踏頓道,第八軍往肅慎道,第九軍往碣石道,第十軍往東日施道,第十一軍往帶方道,第十二軍往襄平道。左軍以左翊衛上大將軍宇文述為首、右軍以左候衛上大將軍、兵部尚書段文振為首。”

也就是說,基本上高句麗與隋朝接壤的道也好、或者是內陸的道也好,在出徵之前楊廣名義上就已經分配好了其征服者。而高句麗的行政區劃中,“道”雖然已經是最高一級的了,可是考慮到高句麗的國土範圍,一個道也就相當於隋朝的一個郡而已。

四十軍依次出征,從二月十二這天開始,每日起行一軍,足足花了四十天才全部完成出發,先頭第一軍已經過了遼西走廊的柳城(後世的東北要害錦州)時,第四十軍才剛剛離開涿郡。前後行軍陣線居然拉開了足足一千多里地。一時之間,直到涿郡為止的運河上,乃至涿郡以北的陸路道路上,牛馬驢車和士卒民夫絡繹不絕,幾乎如同舉族遷移一般壯觀。

除了陸路的百萬掛零人馬之外,這一百十七萬軍隊中,還有十五萬是走海路、從登萊渡過黃海最狹窄的區段,直接攻擊朝鮮半島腹地的。那當然就是右武衛大將軍、登萊-淮海行軍總管來護兒的海軍了。這路人馬,以來護兒為主帥、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周法尚為副帥、行軍副總管;駙馬都尉蕭銑為行軍司馬。

原本楊廣還打算設定監軍一職,不過後來因為蕭銑的變故,監軍便缺位了。好在楊廣也不覺得這事兒多重要,沒有監軍也就算了。臨時給行軍司馬蕭銑和行軍長史崔君肅下旨,增其權柄,讓二人分權、分攤了監視海陸軍行止的任務。

這個崔君肅原本就是右武衛的長史,是來護兒的老部下,但是並不是什麼都聽來護兒的,也頗能堅持己見。蕭銑此前沒見過此人,對其毫不熟悉。

……

登萊的海軍出發要比陸路軍晚一些,畢竟從登州到甕津半島的航程,不會超過五天海路行程,而陸軍光是各軍到齊就要花費四十日,去的太早的話,海軍就要孤軍奮戰了。蕭銑離開東都後,也不及再回吳郡,直接就在親兵保鏢護衛之下走陸路直奔登州與來護兒會合。至於吳郡派去的戰船,早在前一年冬天就全部到位了,現在蕭銑只要自己本人到了就行。

齊魯大地上,如今著實是多事之秋,來整和秦瓊這些軍中將領都已經提前回軍覆命了,蕭銑身邊除了些路人甲級別的侍衛,就只有獨孤鳳一個心腹護衛,一路上也幹掉了兩三股小蟊賊,又得張須陀派人互送了一程,才算是安全趕到。

路上經過黎陽時,蕭銑聽說附近又有一股賊軍投靠了河北第二號大賊頭高士達,雖然只是一股兩百人的小人馬,但是在朝廷的邸報上卻是影響不小——原因是這次投賊的已經不是普通沒飯吃的平頭百姓了,而是軍隊裡的中級軍官。襄國郡的一名旅帥,帶領麾下兩百個府兵,成建制反出軍隊、抗拒從軍征討遼東,投奔了高士達。而那名旅帥,便叫做竇建德。這也是隋軍當中有記載的中級軍官帶領屬下本部府兵成建制主動降賊的最早記錄。

高句麗還沒開始打,軍隊已經亂象叢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末世移動城堡東京:從巫女大姐姐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