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竊隋好駙馬 > 第四十八章 看不見的戰場

第四十八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火影之秋道長風JOJO:喬舟的奇妙冒險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我打羅馬?真的假的?斬神:藍染模板,我將立於天上!娘子別怕,夫君助你成神水滸:我武大郎,反了!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廢柴趣妻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幻界逆途之王者歸來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白話三俠五義戰國之燕歌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

突襲、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山,不也假意屈辱和親先求脫困麼?無奈的是劉邦大人大量、做了皇帝依然痞氣十足、不在乎自己個人的面子,脫困後還重賞了一開始勸他不要冒進、後來又獻計和親的劉敬。而楊廣太愛面子,覺得自己被突厥羞辱了之後,最後還饒恕了突厥,架子端在那裡下不來臺,於是就重責了蕭瑀,剝奪了其內史侍郎的官爵,罰他留在舊都大興當寓公——如此就可以昭告天下:

不是咱楊廣不想幹死突厥韃子,咱當初是受了蕭瑀這個奸臣矇蔽,才饒恕突厥與之議和,本來以朕的本意肯定是分分鐘找回場子來的呀!但是咱又是天朝上國,言而有信,雖然當初議和是受了奸臣矇蔽,但是既然答應了就做到,咱就只處置奸臣以謝天下好了~

蕭瑀在那件事情裡面做的和漢初劉敬為劉邦做的事情是一樣一樣的。但是人主氣量差距太大,才會如此。也正是蕭瑀被罰官之後留在了大興,導致了歷史上後來李淵起兵時,和李淵好歹有點親戚關係、又對楊廣心灰意冷了的蕭瑀投靠了李淵,後來又成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而虞世基則因為蕭瑀的被黜,在大業十二年之後扮演了那個始終跟隨楊廣到處跑的內史省獨相,最後也因為死忠於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

當然了,這些都是扯遠了的後話。如今這個時空,歷史軌跡已經被蕭銑的蝴蝶效應改變了這麼多,那些未來的事情是否依然會發生,都已經不好說了。且迴歸正題:反正如今楊廣親征高句麗之時,帶的內史侍郎就是蕭瑀。外頭有軍機大事來奏,也都必須蕭瑀先看了之後篩選一遍、小事蕭瑀自己料理掉;只有蕭瑀判斷是大事、必須聖斷的,才送來給楊廣。

“沒你們的事了,都先退出去,留蕭國舅一人奏對便可——”楊廣懶得和宦官們生氣,一揮手,斥退了他們,然後才轉頭對蕭瑀說:“瑀弟夤夜急來,終究是有何要事稟奏?”

“啟稟陛下,是平壤來護兒送來的軍報——來護兒領水師十五萬,直插浿水登陸,與高句麗血戰五場,計殲滅高句麗水師萬人、馬步軍四萬人。我軍也折損頗多,死傷三萬,期間曲折,頗有頓挫。現已攻拔平壤外圍一郡三縣,拓地數百里。高句麗設伏、野戰數論,我軍二敗而三勝。

浿水江畔一戰,行軍司馬蕭銑埋伏舟師、接應配合來護兒所親領馬步軍,以伏弩射殺高句麗軍主帥、偽王高元之胞弟高建,堪稱我軍反敗為勝之首功。如今平壤城內舉哀、高句麗賊喪膽,再不敢出,唯有據城死守。來護兒部因器械不足,無法強攻重兵固守之堅城,故如今唯有虛困東南二面、圍而不攻,以待朝廷大軍接應。”

“哦?來護兒已經打到平壤城下了?還與高句麗人野戰數場?果然是國之干城,可以仰賴。”

楊廣眉毛一挑,神色頗為喜悅。訊息太突然,讓他一時之間沒法咂摸透徹,又咀嚼了一下,才消化了來護兒奏報的全部內容,轉為欣慰之狀:“而且沒想到銑兒居然還能指揮舟師、伏兵接應、伏弩射殺賊帥,後生可畏啊——是了,馬步軍陣戰,銑兒從未經歷戰陣,自然不諳此道。然而水戰,北人所素不擅者,越人善水,自有優勢。而且渡海而擊,又與江河作戰不同,可謂朝中宿將都是頭一遭,誰都沒經驗。如此一來,銑兒倒是開皇末年便修河運、營船政,定然對於海軍頗有見地鑽研,才得了這個巧去,天意佑我大隋啊。瑀弟,把戰報呈上來,待朕細細觀之。”

蕭瑀碎步上前,恭敬地把戰報放在御案上,而後略微退後了五步,站在楊廣左近。這儼然便是姐夫和小舅子私聊的架勢,絲毫不避忌君臣禮儀了。

楊廣接過細看,上頭比蕭瑀恰才簡明扼要轉述的那些內容更加詳細。而且還提到了當初朝廷海軍剛剛渡海在黃海岸邊遭到高句麗水師攔截、蕭銑如何出謀劃策幫助朝廷海軍擊破了利於對射而不利於接舷戰的高句麗板屋船,等等諸事情。

這番細奏,顯然和楊廣一開始的猜測相互印證,證明了蕭銑立功著實是機緣巧合、天賜其便——要是單論馬步軍,一起去的宿將裡頭,來護兒周法尚哪個不是戎馬三十多年的宿將了,用兵老辣還輪得到蕭銑表現?但是偏偏海軍是朝中諸將誰都不擅長的,僅有一個陳稜,還被留在齊地做了東萊留守,沒得上陣。然後就被寸有所長、偏偏對海軍,確切說是對舟船頗有造詣的蕭銑逮住機會,極盡各類戰船揚長避短之能事,把水師給用出了花兒來。

“好!朕得佳婿如此,果然當年沒看走眼。”

……

ps:本週六,也就是八月一號,本書上架。週末上架爆三更,此後正常。感言到時候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套路那個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