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尋找附加值(第2/2 頁)
然平時都不會有多少時間浪費在針線女紅上面了,不過繅絲織綢會肯定還是會的,相比於紡織,沈落雁更喜歡江南女兒的本色,跟著父親跑跑船出出遠門,身上衣著也都是乾淨利落的水著打扮。今天本著女人和女人溝通起來比較方便的考慮,才讓她過來帶個隊指揮一下那些試機的少女。
一個負責動手營造這幾臺器械的老木匠,慈祥地訴說了一下沈落雁面前的這臺繅絲機器的用法,隨後便讓她們做好準備,表示即將把水車輪與機器之間的變速鏈輪套起來,開動機器了。機器看上去頗為高大,足有尋常繅絲機好幾倍大小,上面的錠子數量密密麻麻,需要牽伸的繭巢也相應多了許多倍。
沈落雁聽了一遍,便聽明白了:“好了,都聽明白了——不就是這繅絲機不用人手搖腳踏,輪子便會自己轉動麼?咱只要負責一件事兒,就是把一個個煮好了抽出頭來的蠶繭兩頭接上,固定在繭巢裡,看著轉輪把繭子抽散了便成是吧?別廢話了那就開始吧,這麼點小活兒還要這麼好幾個人準備。”
老木匠無奈的搖搖頭:“女娃子,可別小看了這臺東西抽絲的速度,到時候可別繭子來不及接上,斷了頭。”
沈落雁不以為然,讓老木匠儘管放馬過來。一邊說著,一邊忍不住又偷眼覷了遠處坐在那裡喝茶觀望的蕭銑,心說這便是駙馬爺了麼,可真是俊,怪不得能做駙馬爺,被公主殿下那般金尊玉貴的人兒看上,一會兒可要好好表現,若是蒙駙馬爺搭話兩句,日後在小姐妹們面前也好說嘴吹噓。
工匠們動手,把傳動鏈條套上接好,機器很快轉動了起來,五十多個錠輪飛速轉動起來,把五十個排列整齊、牽出了絲頭的蠶繭飛快抽取翻滾,沒過多久第一批蠶繭便差不多要抽完了,那些少女們才手忙腳亂起來,紛紛把新的繭子與正在抽的繭子的絲線尾部搓好,便於繼續牽引。
沈落雁看著這些蠶繭飛速縮小的速度,心中也是震驚莫名,幸好她人聰明,很快就悟出了一個道理:這種水輪催動的繅絲機相當於至少二十個女工分別腳踏繅絲,接繭的人必須把各個繭子錯開時間抽完,才能忙得過來,否則要是五十個錠子上的線頭同一時間要再接,肯定是分身乏術的,若是讓好多人伺候著這臺機器只為了接線頭的話,那又太浪費人力了,相當於沒省到人力。
“快!把繭子篩一遍,按照繭子從小到大排好放到各個繭巢裡頭,讓各個繭巢抽完的時間打出時間差來。”沈落雁這麼一下令,那些亂忙的少女們似乎是有了點頭緒,當每個錠子上抽完了十幾個繭子之後,居然五十個錠子上待抽絲繭的接線頭時間都形成了時間差,最後一算只要三個女工在那兒,每人分管約摸給二十個錠子接線也就夠了——等到第二十號錠子接完線後,第一個錠子已經抽光了,正好需要再接。
但是如此一來,至少也是比正常一個女人一部小繅絲車繅絲,要快了至少六七倍,或者說省掉了六七倍的人力。唯一對這種法子推廣產生制約的,便是找不到那麼多水流相對沖力穩定的地方來造那麼多水車,尤其是太湖平原周邊,海拔都很低,地勢都太平緩,水力衝擊的水能不大——這也是為什麼都江堰這樣的水利工程古代只有在蜀地出現,這不是沒有原因的,而是山勢險峻之處流出的江水,自然水能資源要比平原豐富無數倍。
蕭銑遠遠看著,倒是對指揮的那個少女頗有幾分欣賞,居然這麼快便悟出了適應新機器的管理方法,利用時間差避免人力的浪費。在蕭銑記憶中,後世那些二十世紀早期實現了工業化的紡織廠女工,一個人要巡視幾百上千個錠子,需要乾的活兒主要就是接線頭和換錠,無論是絲織業還是棉麻紡業。
“那個姑娘是什麼人?倒是有幾分見識?”
沈法興在側,聽得老臉一紅,趕緊謙虛道:“主公,那是小女落雁,她平素在家也不太做這些,都是跟著屬下出門跑船的。只是今日要方便管一下那些女子,才臨時叫來的。”
“哦,居然是沈縣尉家的小姐?倒是屈才了呢。那便一會兒再讓她指揮民婦們試試那些織綢的機器。某倒要看看她接受新事物可快捷靈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