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竊隋好駙馬 > 第五十六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

第五十六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龍”這樣的隱藏關大獎勵,但是好歹給個“集齊七張好人卡召喚後宮”的福利也不錯了。

當然,除了心腹從人之外,和蕭銑同行的還有別的一起上任的屬官,乃至一些帶走的工匠,只是這些人名義上不是蕭銑的隨從,只是恰好同路而已。蕭銑在將作監中校署令位置上用得挺順手的署丞劉三刀,便被蕭銑提攜了一把,如今帶去錢塘做個主簿,將來做得好若是縣丞出缺也能補上。劉三刀在將作監中校署做個署丞的時候只有正九品,如今挪到上等縣的主簿,已經是從八品上,算是升了的,故而劉三刀也是頗為滿意,對於繼續當好狗腿子頗感前途光明。

剩下的工匠人等,則都是蕭銑託請了將作大匠宇文愷的排程,讓他在配額限度內從將作監內擇揀幹練人員充實的,此番總共調了二三十人,主要是將來修河工時掌握工藝和排程。其中蕭銑在中校署帶過的木匠,此番只佔了半數,剩下的都是土木和泥工營造的匠人。

一行人走了十幾日才過宋州地界進入淮河,開始坐船順流而下,旅途才不顯得太過辛苦。尤其是沈光和獨孤鳳路上還要看著行李盤纏,緊張得很,也是到了淮河上了船,才安心下來,也多虧開皇末年正是有隋一朝天下最太平的時候,不會有盜賊膽敢襲擊有官兵護送的商隊。

蕭銑的行李足足有三四輛大車,當先一輛遮蔽嚴實的馬車上,裝載了大約一千多斤重的銀鋌,那也都是蕭銑把他在京師這一年多各項營生的收成中可以流動的錢財都託姑母的關係,幫忙兌成銀鋌,才方便帶著走路。此去江東,他本無根基,有些事情前期必須要自己貼補些錢進去作為啟動資金,才不至於耽誤了週期,前世因為資金不到位延誤工期的事情蕭銑可是見得再多不過了,反正最後只要有把握讓總賬平了也就是了,墊付並不算什麼大的風險。

至於後面幾輛車上,蕭銑帶的是一些他覺得如今還沒有充分流傳到江東、市場還頗不飽和的暢銷書雕版,以及部分半成品的木活字,以便到了江東還能繼續鼓搗。除了四書五經之外,蕭銑還特地在京師時就花了兩千多貫錢的成本,把足足將近20萬字的大部頭鉅著《齊民要術》給刻印了出來。

《齊民要術》成書於北魏末年,至今不過才六十幾年時間,而且成書之後沒幾年北魏就分裂成東魏西魏、乃至後來的北齊北周,天下戰亂不斷又沒有印刷術的情況下,書籍不湮沒滅失便算不錯了,更不用說傳播發揚光大。所以《齊民要術》真正開始在天下進入正常散播的時間,也就是隋朝統一後的這開皇十幾年而已。加上《齊民要術》字數很多,足足比四書加起來還長一大半,而內容的重要性卻很少被人正視,抄書客們不願意抄,所以如今有《齊民要術》原本的,不過是一些世家,估計全天下也不超過幾十套而已。

《齊民要術》的原本當然沒有那麼長,其實當年賈思勰所寫也就十萬字出頭,但是這類農政和民生技術的書籍有一點好處,便是門檻低,誰都可以查漏補缺發表見解,所以在此書流傳的最初六十年間,便有大量的雜注、解說被抄書的世家整理後增補上去,以至於天下留存的每一套《齊民要術》內容都不安全相同,都有一些自己新增的私貨。

蕭銑當初拿到的書,也是在京師時借了楊廣的光去搜羅的,花了幾個月時間博採眾長,湊出了大約十五萬字的篇幅,而後蕭銑又親自審讀,用他自己後世的一些常識性經驗去修改增補,最後成書時親自抄寫了一遍,也託歐陽詢抄了相當一部分,才拿去刻印。至於他自己的私貨從此被打上賈思勰原創的烙印,蕭銑也覺得無所謂了。如今的他不差這一點點名聲,而且這些技術內容由一個前朝知名學者寫出來,威望也比他一個快十六歲的少年人寫出來要高得多、可信得多不是?只要書刻出來有人買,有人信,能夠利於百姓,那便夠了——由此可見,蕭銑也是頗為放出京去做外任做了好些提前準備,並非得了訊息後倉促離開。

從淮河再往南,雖然還需要偶爾上岸行車,但是好歹斷斷續續都可以坐船。九月末時,一行人在京口過了江,隨後轉入太湖,終於在十月初趕到杭州,踏上了新的征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最終使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