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平定江西(第3/3 頁)
供財稅至少也要兩年之後,而且最多隻能按照一百七八十萬人來計算。如此一看,江西七郡加起來還不如丹陽、吳郡、會稽等江東北部三郡的財賦潛力,僅僅比丹陽加上會稽只和略高。
在贛南之地,如今我軍與林士弘正在爭奪中的還有廬陵郡(吉安)、南康郡(贛州),以及建安郡西北部武夷山區部分縣。那些地方雖然加起來只有兩個半郡,但是面積著實廣大、兩個半郡的總面積倒也有贛北七郡總和的八成左右。只是地廣人稀,大業五年天下太平時算上百越、潮寇俚人等歸化人也不超過十五萬戶,如今只會比大業五年時更加困苦,那裡也沒聽說有什麼資源,將來哪怕收復之後也只能以安撫為主,無法為朝廷平叛其他地方出兵出力。”
對於杜如晦估計的林士弘之亂造成的損害,蕭銑一點都不懷疑。所謂的戰死者二十萬,這個數字還真有,因為戰死人數可不僅僅是算林士弘軍被蕭銑軍打死的人數,連此前林士弘造反的時候和江西地方的官軍之間的戰爭也都算在內,因為是內戰,雙方死的人數都要從百姓裡頭算,要知道光是林士弘為了吞併武昌郡,最後雙方死傷就七八萬人都打不住,這個總資料自然讓人覺得誇張了。
二十萬人死亡,五十萬人嚴重受災,那就相當於江西地區的民力至少被損耗掉了四分之一,這還僅僅是林士弘作亂從頭到尾才十個月功夫造成的傷害,可見農民軍作亂這種事情,在一貫太平的地方爆發出來,為害實在是酷烈。他作為當初推動了林士弘提前起兵的幕後黑手,第一次有了一些愧疚。
但是很快,他就暗自說服自己壓下這股愧疚:畢竟他深知歷史上林士弘肯定是會在江西作亂的,只不過原本要等到楊廣南下常駐揚州、把供養朝廷的壓力全部拋給江南百姓之後,才徹底爆發出來。如果真的那樣的話,林士弘的起事時間就會和兩淮杜伏威的壯大契機高度吻合,到時候朝廷優先剿滅誰都不好說了——歷史上朝廷優先打擊杜伏威,給了林士弘從萌芽期坐大的機會。
蕭銑既然如今預知了這個局面,當然不會准許這種事情再次發生,不如提前誘爆江西潛在的民怨,然後清洗一番改造成蕭銑治下的嫡系直轄領土,也算是把危害降低到最小了。
“既然如此,當務之急唯一可以緩解民生困頓的,還是給予部分林士弘軍投降士卒整編入伍的機會吧。凡是整編入伍的,哪怕達不到租庸調製下募兵的資格素質,也先給予發餉安撫住。負傷還不至於徹底喪失勞動力的,多給遣散費回家務農。田莊富戶在戰亂中失去聯絡的,官府重新清丈土地後轉售流民耕作,數年之內暫且不要計入納稅田地。
另外,如果有還沒有推廣占城稻的郡縣,便不能等民間自行發展了,一定要官府介入推廣,今年冬天便把準備工作做好,開春後務必把種糧租貸給百姓,讓他們來年可以種上占城稻,江西的氣候好歹也是在江南,占城稻沒有問題,這樣撐到明年夏收,這邊便不虞再有什麼民怨了——對了關於林士弘軍戰俘收編入官軍的事情,杜先生以為當以如何規模為好?”
“屬下以為,我軍抓獲與受降的林士弘軍戰俘,前後不下十五萬人,部分果然是毫無軍事素質、純屬被裹挾而來的,如今已經給予路費口糧遣散歸農。剩下戰俘還有十萬人,屬下看了江西兵普遍的素質,覺得最多精選三萬人從軍發餉。自古江西兵並不以善戰聞名,將來也唯有在圖謀荊楚、蜀地的時候才用得到。而且江西兵戀土,過了淮河、漢江北伐時便不易發揮戰鬥力,三萬人便足夠了。當然其餘七萬人也可以擇揀一兩萬編入預備的府兵、作守土之用。”
“既然杜先生這麼瞭解情況,這事兒便這麼辦了。將來不必再請示我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