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竊隋好駙馬 > 第六十三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

第六十三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此稀薄了一些。

杜伏威初到丹陽時,蕭銑也果真非常寬以待人,絲毫不以曾經的作亂興兵相責,給杜伏威在丹陽城內建辦了豪宅莊園,華美府邸,五日之內,每天賜宴加賞。杜伏威本人進京時,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也是帶了五百心腹精銳甲士作為護衛的——五百人,幾乎也是入朝覲見可以帶的侍衛人數的極限了,超過千人的話,妥妥的會被當成擁兵作亂的反面典型<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而蕭銑對於杜伏威帶來的侍衛,也絲毫沒有削奪或者分而制之的樣子,完全任從杜伏威自行處置,何況如今的丹陽新都落成不久,城內大片大片的地盤都是營建新城的時候圈進去的,空地很多,足夠讓杜伏威把五百甲士留在他自己形同塢堡的府邸內就近居住。

五天過去了,十天過去了,等到半個月都安然無事之後,杜伏威終於真心放下了擔憂——蕭銑果然是需要自己這個“首義”的旗幟來招降納叛,如今這個當口,肯定不會對自己不利了。雖然拼殺了數年的基業將來不一定能保住,但是他畢竟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後面的路還長著呢。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想做賊頭,不想做名臣的。

可惜,就在杜伏威鬆懈的時候。噩耗傳來了。

這一日,蕭銑在尚書令府邸內設宴。邀請杜伏威過府一敘。杜伏威不疑有他,帶著百名侍衛前去赴宴——畢竟到人家家裡吃飯這種事情,還是不好把五百人都帶上蹭飯的,太不像話了。到了地頭,因為蕭銑的梁王府更是宏大,藏上千人都看不出端倪破綻,所以杜伏威第一時間也沒覺出什麼問題來。

後面,自然是酒過三巡。摔杯為號的戲碼了。杜伏威剛剛喝了幾輪,神經松泛下來,就聽得蕭銑一聲怒喝,把手中玉斗砸在地上,屏風之後無數精銳武士衝了出來,為首的便是沈光。

杜伏威帶進內堂的不過十餘人,其中還有三四個是他的義子,都是原本軍中武藝拔群才被收錄的,當下也抽出兵刃來抗拒。只可惜沈光或許馬上衝殺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是這種室內步戰的場合、比拼閃轉騰挪的所在。自然是如魚得水。

區區三四個照面,幾道寒光閃過,杜伏威那四個義子就被沈光一刀一個。乾淨利落地秒殺了。其餘甲士也一起招呼,殺了數人之後,其餘的都被打斷了手腳躺在地上制服了。

“蕭銑!你這狗賊!你……你……便不怕失信於天下人麼?”杜伏威震驚莫名,卻也說不出別的臺詞來。他悲憫地合上了眼睛,知道今日斷無幸理,他只是恨自己看走眼了,原以為蕭銑是個志在天下,顧惜名聲的明主,不敢違背信用動自己。誰知道蕭銑這麼不要臉,栽在一個無恥之徒手上。當真是不值吶。

“蕭銑狗賊,如今我江淮軍不過只有杜某帶著區區心腹數人來自投羅網而已。彭城周遭各郡還在我軍掌握之手。十萬士卒也未曾卸甲。難道你以為制服了杜某,便能兵不血刃收取各郡軍政大權不成?不要做你的白日夢了。輔公佑叔父不會因為杜某身陷你手,便投鼠忌器的。相反,輔公佑叔父一定會為杜某報仇,與爾等死戰到底的!”

“啪啪啪~”蕭銑好整以暇地撫掌大笑,鼓完掌之後,才輕蔑地看著杜伏威:“杜大使還真是瞭解你的輔公佑叔父啊,不過,他當然不會因為你被蕭某抓了,便投鼠忌器的——可是前面半段,杜大使卻是猜得截然相反!要想輔公佑為你報仇,那是痴人說夢——在蕭某今日動手之前,已經接到淮北線報,輔公佑在彭城郡殺了杜大使你留下的監軍將領,已經重新控制了全軍、扯起了反旗!

今日之事,不是蕭某背信棄義在先,而是你們淮北軍降而復反在先!蕭某隻是訊息靈通,比你先得知反情,然後當機立斷而已。如此處置,便是傳遍天下,也是蕭某佔理,孤怕什麼名望有損?有什麼名望可損?爾等叛亂在先,證據確鑿,孤撥亂反正,天經地義!”

“什麼?輔公佑已經反了?不可能!這不可能!蕭銑賊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這是栽贓陷害!”

“笑話,把人帶進來,讓他自己看!這無智之徒,被人賣了還不相信<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蕭銑懶得廢話,立刻有甲士押解著幾個從彭城前線抓回來的軍官俘虜,五花大綁著送到杜伏威面前。杜伏威僅僅寥寥問了資料,就驚得目瞪口呆。

他丫的!輔公佑這是要弄死自己啊!可惜杜伏威雖然知道自己是被自己人陷害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