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竊隋好駙馬 > 第五十二章 江都決戰

第五十二章 江都決戰(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也已經是大隋軍中第二人,如今蕭銑重新啟用他,當然要給予足夠高的位置——只不過,名義上重新啟用來護兒的詔書還是新帝楊倓下的,楊倓登基那天下午,距離登基大典後僅僅一個時辰,就拿出了這道重新把來護兒提拔到右翊衛大將軍職位上的詔書。

(注:史載來護兒生年不詳,但是其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由伯母撫養長大,其伯母又曾言他伯父死於侯景之亂時仇家陶武子所害,來護兒列傳中有記載他少年時習武誅殺仇家陶武子為伯父報仇。由種種證據可推斷,來護兒生父母極可能也是在侯景之亂中波及而死的,侯景之亂髮生在548~552年,所以如此推斷,大業十二年間來護兒的年紀應當在65歲上下,浮動不超過三歲。)

蕭銑對於來護兒的分析,自然是非常認同,花花轎子人抬人地捧道:“將軍所見甚是。若不是老將軍眼光犀利,第一時間便看出宇文化及之所以滯留江都不跑,是為了籌措漕船運輸太倉軍糧北去的話。孤又如何能做出如此佈局,在渡江後區區數個時辰之內就做出逼得宇文化及不得不主動求野戰的契機呢?此戰無論如何取勝,老將軍都是首功吶!”

來護兒很知進退。雖然當年他去職之前是淮海行營總管、大隋討伐高句麗的海路軍主帥,而蕭銑當時只是他的監軍。理論上比他略低;可是如今經過數年發展,他當然知道蕭銑才是朝中巨擘,而且他都六十五歲開外了,蕭銑才三十二歲,整整差了一倍的歲數,前途當然不能比了。所以如今只是很恰到好處地扮演好一個統籌顧問的角色,並不會對大軍用兵直接指手畫腳。

……

吳公臺對面數千步,宇文化及的驍果軍也列開陣勢。旌旗鮮明,兵甲耀日,驍果軍作為楊廣籌建的嫡系新軍,多年來裝備給養都是第一流的待遇,除了蕭銑給他自己的嫡系部隊開小灶的特殊裝備驍果軍拿不到之外,其餘只要是大隋朝廷官軍有的,驍果軍都有。

大軍列陣站定,倒也軍容嚴整,而且聽著士兵們的呼號與鼓角之聲,士氣軍心絕對可用。全然沒有此前一些人預想中的那種“因為弒君從賊事件的影響,讓士卒普遍士氣低落,覺得自己不是正義之師一方”的情況。

陣前一排將領。自然有宇文化及本人在內,今日之戰非同小可,他當然也要親自督戰。觀察了兩軍陣容,他對於自己一方的精神狀態還是很滿意的,不然今天也不會敢來應戰。

宇文化及並不是沒有防備過蕭銑軍利用水師之利佔取先機,所以其實在蕭銑軍迂迴包抄江都東北面的邗溝河道之前,宇文化及已經採納了手下將領司馬德戡的建議,以定點沉船的戰術,讓人勘測並針對性在邗溝運河溝通長江的河口位置。精確鑿沉了十幾艘戰船,以圖用暗礁封死蕭銑軍的戰船從長江進入邗溝的企圖。

在宇文化及與他的幕僚和將領們看來。靠沉船製造的暗礁當然不可能長久地擋住蕭銑的水師,因為蕭銑完全可以花時間慢慢派水師清除障礙。短則五六天,最多七八天功夫,就能清理出河道來。但是在宇文化及看來,只要多遲滯那麼幾天陸上決戰的功夫,他就能把江都的糧食轉移出去相當一部分,為他後續的北歸途中行糧做好準備了。到時候雖然依然不免被蕭銑咬住銜尾追殺、可能要以精兵斷後死戰幾場,但終究可以留下退路。

可惜的是,宇文化及終究還是沒料到蕭銑的膽識——哪怕戰船暫時進不了邗溝,蕭銑也沒打算花這幾天的功夫去疏浚河道,而是直接用秦瓊麾下的陸軍騎兵沿河追擊,登陸後不到兩個時辰就燒燬了一小撮江都城東北邗江口渡頭上,宇文化及軍沒來得及收攏轉移的漕船。

要知道秦瓊的騎軍只有兩萬規模,而且如今還不滿編,而江都城內宇文化及理論上是有十幾萬大軍的。宇文化及一直以為南軍只擅水戰、北軍精於陸戰,所以在江都城內屯有雄兵的情況下,蕭銑定然是不敢以小股快速行動的偏師孤軍迂迴的,所以才沒防備秦瓊的包抄快攻。

蕭銑帶來的江東兵,除了當初要去岳陽郡平叛的六七萬人之外,只有不到五萬留在丹陽和京口的本地部隊援兵,以及沈光那裡帶出來的驍果軍江東兵部隊。也就是說總人數還是弱於宇文化及那十七萬驍果軍的——蕭銑如今明面上還是不知道樊文超的河洛兵是不一定和宇文化及一條心的。

兵力比守城一方少,還敢擺出全軍分兵包抄,要徹底包圍吃掉敵人的架勢,這當然會讓宇文化及意想不到——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只有攻擊一方人數遠超守軍數倍的時候,才會打得這麼激進,哪有面對人數優於自己的敵人時都這麼猖狂擺出一副要把敵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大秦的諸天征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