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竊隋好駙馬 > 第十四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

第十四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在藥師梁軍成功殲滅李孝恭,那李世民的嫡系兵力就至少比大哥李建成少一半了。

長孫無忌雖然本時空並沒有送妹給李世民,而是年紀輕輕就拖家帶口歸順了大梁。但是高士廉在大興的時候和李家還是有點兒虛與委蛇的交情的,長孫無忌自問對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也還算有些瞭解,所以當然知道這件事情的促成,對於大梁的好處遠勝于軍事層面上的賬面資料。

想到此,他不由得更加聚精會神起來。

岑文字揣摩了一下武士彠說的可能性,當下鐵口直斷:“李孝恭沒那麼容易逃脫的,李元吉還沒有分兵離開河東、南下出潼關、過新豐。李孝恭此刻就算陸路棄糧棄船突圍,也不過是一支孤軍。肯定會更加容易動搖軍心,到時候寸功未立,還丟了存糧,無論是朱粲還是王世充,只要疲敵不戰,拖住李孝恭行軍的速度,等李孝恭部將隨身行糧吃完,那就是全軍崩潰的結局。所以李孝恭就算要突圍,起碼也要等到李元吉從河東抽身,過了新豐渡才可能。”

武士彠此前沒和岑文字打過交道,見其年輕,自然有些不信,“王世充?按照陛下與諸位軍師的分析。王世充此前不是一直指望著我大梁與唐軍死戰結仇麼?怎麼可能……要是那樣的話,王世充的地盤原本距離南陽最近,只要從東都南面中牟縣一帶越過終南山與嵩山之間的隘口。就可以直搗南陽了,他也不至於放棄南陽這塊地方。用以引誘我梁唐爭勝。”

“李淵要出關,遲早是要和王世充爭東都的,王世充不可能不知道,王世充只是不願意在自身實力大損的前提下與我軍或者唐軍死戰。但是如果有機會自身不付出什麼代價,就重創我軍或唐軍一部的話,王世充還是會去做的,身處東都四戰之地,他不會不明白強敵削弱一個是一個的道理。”

眾人都沒有多說。轉向蕭銑察言觀色,這當口下面的人說的再多也沒用,全看聖意裁決了。

“朕也覺得岑愛卿所言不錯,李孝恭應該還不會冒這個險,他現在雖然進退不得,可是畢竟隨船手中有糧,要是就地紮營,從漢中水運帶來的糧食吃幾個月都吃不完,反而可以與我軍相持久戰,要是放棄了存糧輕裝奔走。那他就和薩水之戰中的宇文述那般,命懸人手了。不過諸位愛卿恰才所言,倒是在一件事情上提醒了朕——南陽朱粲究竟會倒向我大梁還是偽唐。著實重要,雖然朱粲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刁鑽之輩,不會輕易下注,卻也要防著他擺出讓人以為他要下注的錯覺——要是朱粲明明沒想下注支援李唐,但是卻讓李孝恭誤以為他會投向李唐的話,那麼李孝恭的膽子就會大很多,瞻前顧後的想法也會消失,到時候李孝恭的行為就更不可控了。”

“陛下,要不讓武先生安排一些路子。讓臣去朱粲那裡出使,曉以大義……臣蒙陛下提攜。至今不過立些許贊劃的微末功勞,深感慚愧。願憑三寸不爛之舌……”

“不行,朱粲此人兇頑非常,不可以冒這個險。”蕭銑沒等岑文字說完,就一口否決了,上輩子看《隋唐演義》時,書上寫的朱粲瘋狂吃人肉、而且連勸降使者都活剮了煮熟了吃肉的橋段,可是讓蕭銑印象深刻。此刻他想都沒想就拒絕,倒也不是出於一個腹黑政治家的冷靜思考,而完全是他尚未泯滅的、大腦中最後一塊不以政治家思維思考的空白區域的本能反應。

還是不夠心狠手辣啊,這樣的人怎麼得天下?要是自己現在處在李淵的位置,會拒絕和朱粲接觸麼……肯定不會,李淵怎麼會管朱粲吃不吃人呢,只要朱粲對他有利用價值就好了。

“陛下,兇頑與否,並不影響朝廷利用朱粲……若說此前的接觸因為朝廷大軍還未接近,朱粲可以虛與委蛇推搪過去,如今大軍都已經到了江陵了,北上襄陽近在須臾,外有大軍威懾的情況下,接觸朱粲正當其時啊<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朕聽說朱粲此人人性泯滅,好食人肉,先生此去,不會有什麼危險吧?”

岑文字也是歹毒到無恥的性子,居然聽蕭銑這般破天荒地說出這種言語,居然楞了一下,反應不過來,隨後頗覺得不可思議的感動。

“微臣何德何能……自當效死以報陛下,陛下且放心,微臣自有分寸,想來朱粲匹夫還威脅不到臣。而且臣估計,若是臣不去的話,如今李孝恭危急,唐廷自然也會派出使者試圖讓朱粲降服,臣自然會隨機應變,左右逢源。”

冷靜下來的蕭銑,倒也是看淡了不少,畢竟演義裡頭朱粲吃了唐朝使者又如何?貌似也是那唐朝使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