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邀天之幸(第1/3 頁)
“宇文化及,你!”
楊廣怒目而視,看著宇文化及把他剛剛寫好的那道誅殺賊臣蕭銑的詔書收入鎧甲袍袖之中,憤怒地雙目火熾,卻說不出話來。
良久,楊廣才長吁一口氣:“朕也不問你們為何謀反了,因為你們肯定會以朕無道失得、殘虐百姓為由搪塞朕的。朕只是沒想到,就算朕對不起外人,難道還對不起你們幾個?你們家小身在關中不假,可是朕也已經體恤你們,給你們在江南另外尋覓美女服侍,好讓你們安心在東南紮根——外頭驍果軍至少還有十萬北兵沒來得及分到江南女子為妻妾呢。若是那些人不甘而反,朕尚且可以理解。你宇文化及,在北地一無所有,也跟著趟這趟渾水,你的良心被狗吃了麼!”
“昏君!今日我等不聽你巧言令色,快快受死吧!”宇文化及給令狐達一個眼色,令狐達便要抄刀子斃了楊廣。
楊廣身邊還有他十歲的小兒子,趙王楊杲在場,此刻嚇得大哭,被令狐達煩躁地一刀秒殺,血濺五步。
幼子的鮮血濺射在楊廣臉上,讓他抽搐了一下,心如死灰,卻依然放不下天子的架子:“且慢!人君自有人君的死法,不得見血。取朕的鴆酒來!”
“這當口,哪有時間等你取鴆酒!你嫌一刀斃命失了體統,自有讓你不流血又死的快的。”一直沉默在一旁的司馬德戡開口了,讓人取來一道白綾,讓令狐達套在楊廣脖子上,然後兩端絞緊,要活活勒死楊廣。
裴虔通畢竟一開始和楊廣廢話了不久,此刻也覺得既然大勢已定。還吃相這麼難看,似乎有些沒必要,低聲勸說司馬德戡:“何必如此猴急?善後的時候更壞了咱的名聲。便讓他飲鴆自盡又如何?”
“裴虔通!還不是你誤了的大事!來的路上,你明明遇到了獨孤盛。為何不將其全軍誅殺!”
“獨孤盛?我當時不是急著趕來這裡拿住昏君麼。”
“那你可知道,獨孤盛等你走遠之後,在宮內迂迴數處,然後從東便芳林苑突圍殺出去了!”
“我當是甚麼大事——區區走了一個獨孤盛,能礙得什麼大事?”
“哼!獨孤盛救走了黃昏時分潛入宮內試圖通風報信的燕王!若是燕王落於賊手,到時候我等擁立的秦王楊浩如何有燕王來的正統!我們還怎麼對抗各路不服的將領!別和這個昏君多廢話了,立刻殺了,衝出東城追殺燕王要緊!”
司馬德戡和裴虔通說這幾句話看著長。其實也就二十秒鐘光景。而人類一般憋住呼吸的話,一兩分鐘不死都是有的。所以楊廣聽在耳中時,意識還算清醒。聽到司馬德戡提到了他們要擁立自己的侄兒楊浩,而自己的嫡孫燕王卻逃了出去。
“哈……咔咳……穿朕旨意。加梁公蕭銑為梁王,輔佐燕王登基復仇……”
楊廣在沒有進氣只能出氣的情況下,吐盡胸中最後一些空氣,憋出了這麼二十幾個字。這顯然加速了他的死亡,說完後不到半分鐘,他就徹底氣絕身亡。
楊廣死後,且讓我們花一眼的功夫來看看留在江都的各位宗室王爺們的下場。
趙王楊杲直接在楊廣面前被令狐達一刀斃命。沒什麼好多說的了。
齊王楊暕更慘,雖然他比父親和弟弟死得還晚個把時辰,是在被窩裡被宇文化及的人抓起來殺掉的。但是他臨死前的言語充分暴露了他和楊廣之間近年來父子感情的惡劣。
據說。在楊廣當初逃入永巷之前,剛剛驚聞兵變卻還不知道具體兵變的主謀者是誰的時候,曾經下意識地對左右說了一句話:“逆子安敢如此!”也就是說,其實楊廣第一反應居然以為是楊暕勾結武將,兵變謀反企圖弒父。後來才知道是宇文化及主謀。
而楊暕在從被窩裡被拖起來的時候,也說了一句話:“兒臣並不曾背棄國家,且讓兒臣入宮申訴。”
也就是說,楊廣在聽說有人要殺自己時的第一反應,就以為是兒子楊暕要殺他。而楊暕在發現有人要殺他的時候。第一反應也是父親楊廣要殺他。父子之間,居然相互把對方當成這個世界上最想殺了自己的人。也算是天家薄情的一朵代表性奇葩了。
除了楊廣的這兩個兒子之外,別的宗室也都被殺得七七八八。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秦王楊浩,因為和宇文智及交好,而且不是楊廣的直系子孫,所以得以保全,被反賊暫且當作將來要擁立的傀儡使用——這個秦王楊浩是繼承了其父,老一代秦王楊俊的爵位。(楊俊是楊廣的三弟,病死,算是楊廣兄弟中善終的一個。)
第二個,便是當夜提前警覺後,得到旁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