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露,天下皆知尹探花之名,今日謀得是什麼,他又想得到什麼?
即便你天縱奇才,年歲不足二十,他爭得不是大師,是同楊和平分秋色,或者壓楊和一頭,丁柔聽祖父感嘆過,當今天下文采楊尹二人佔八分。
四座書院比試,尹承善敗於楊和,科舉會試他再敗,今日他還會再輸嗎?他對黨爭的理解,使得她很佩服,人在紅塵中,講究的是就是一個字勢,沒勢力的人如水上浮萍,扛不住風雨。
她在丁府步步為營,為得就是丁府的勢,真正走到首輔位置上的人,背後都有強大的勢力支撐,身邊都有志同道合的人相助,即便驚才絕豔的奇人,也很難同一時代抗衡。
黨派的魁首為首輔,黨爭從出現,就沒消亡過,在現代時不就是在野黨和執政黨嗎?尹承善,我拭目以待。
參加文會的人越來越多,很快的填滿了方才略顯空曠的會場,只是在空地上的桌椅還是空著的,議論紛紛的人都在猜測誰有資格坐在舞臺中間,誰有資格指點江山,引領學術界。
文會是唯一一處可辯駁朝政的地方,無論說得對與錯,是不是符合皇上的聖意,皇上都不可處罰反對的人,當然事後會不會打壓,就是文會之外的事了。
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文會是魚躍龍門的機會,皇上會親臨,能影響一代帝王,被皇上賞識,是每個書生的夢想,誰人不想功成名就?誰人不想做首輔?
“楊狀元最強。”
“不對,尹師兄最優秀。”
這種爭吵聲不絕於耳,有年老持重的人何止他們:“誰優誰劣,場上見真招,太祖皇帝曾言,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現在爭執有何用?”
“這屆文會可定五十年。”
編鐘鳴響,議論聲漸歇,丁柔看見緊閉的門開了,優中選優的四十人,走上了舞臺中央,她看見了穿著玄色儒衫的尹承善,他好像比以前英俊了些。
ps夜喜歡這章,夜早就說過一品是輕宅鬥,主奮鬥,夜喜歡大場面,雖然看得人不多,但夜也在儘量描寫著,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揚名的時代。今日雙更,求粉紅,最後說一句,夜希望大家繼續支援,謝謝。
第二百一十七章心學
四十人跪坐在書桌後,一個個凝神靜氣,他們中有鬍鬚花白的老者,有沉穩的中年人,有才蓄鬚的青年。有一生鬱郁不得志的人,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憤仕之人,亦有尹承善,楊和這樣科舉應試的佼佼者,他們坐在中間,接受賓客,或者說天下文人的羨慕,仰慕。
不在舞臺中央,永遠不知道光芒萬丈的滋味,不登到泰山頂,永遠不知曉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座位安排得有趣,丁柔放下了書箱,尹承善同楊和是正好對坐,尹承善一身燕京書院學子的統一裝束,楊和穿著一件暗紅繡蝴蝶穿花的寬袖袍子,袍袖的邊上,領口都是精緻的花紋,他頭上沒帶方巾,一頂金冠,顯出其家境富足,富貴的扮相,肆意瀟灑的氣質,襯得楊和帥氣逼人,吸引了大多人的目光。
丁柔卻將目光落在了還似學子的尹承善身上,他很平靜,他不似旁人般緊張,他的雙手放在膝頭,楊和偶爾會看他一眼,而他微微垂頭,旁人以為他示弱了,丁柔卻有一種感覺,他似一隻蓄勢待發的猛虎,似即將翱翔直衝雲霄的雄鷹,在他的身上,丁柔看見了曾經的知己,不,他比那位紅色子弟懂得隱忍。
她理想中的男人,是可以低調內斂,但關鍵時刻能高調的起來,不懂得還擊的人,無論在商場上,還是仕途都走不遠。
”小六子,你看,你看。”
丁姝拽了拽丁柔的衣袖,偷偷向不遠處指了指,一身紅妝的李思異常耀眼。京城四秀,除了丁敏有病不到之外,起於三人都到齊了,好事者將她們稱呼為梅蘭竹菊,各有風姿,丁柔不得不承認。在這等場合,英姿勃發的李思是最耀眼的。
木太妃培養的李思怕是比京城閨閣的小姐,更適合文會這等大場面,李思的氣質同文會相合,尤其是她曼妙矯健的身姿。比柔美的京城小姐更為惹人。
“在李思小姐身邊坐得是鳳陽公主,她身邊的她女兒,嘉柔縣主,據說她最是得皇后娘娘喜歡,經常入宮陪伴皇后娘娘。”
嘉柔縣主模樣平常。氣質平常。勉強夠得上清秀,她最惹人注意是她偏胖的身材,在一眾纖細柔美的小姐們中間很是顯眼,丁柔看不出嘉柔縣主有何突出之處。
丁敏執意來文會,也許不是為了揚名立萬,也許是為了結交誰。孟小姐就同嘉柔縣主談得開心,鳳陽公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