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3/4 頁)
有二十萬大軍駐守啊,若是官家聖旨一下,傅大人豈不是執掌了二十萬大軍。”一位官員站出道。
“臣贊同,怕是傅天仇已生出異心,汙衊臣的侄兒造反,以隱藏自己的禍心,臣覺得這造反是假,傅天仇要奪金陵城外二十萬大軍是真,畢竟到現在為止朝廷都沒有受到一絲一毫關於造反的奏章、”
那個李大人下次又再次開口道;“還請官家下旨,罷免傅天仇的官職,押送回京,待傅天仇到了京城之中一切自然水落石出了,倘若傅天仇不尊聖旨,那必定是有反心的。”
“臣也贊同。”
“下官也贊同。”
這話一出,一時間附和的官員比比皆是,至於李梁金造反的事情反而沒有人去關心了。
因為他們都覺得李梁金根本就不可能造反,這個時候一口篤定反而會得罪了這位李大人。
畢竟造反是要株連九族的。
“國師,這事情你怎麼看?”趙官家忽的問向旁邊一個慈眉善目的法師。
這法師似僧似道,眯著眼睛雙手合十的站在那裡,宛如一尊雕塑。
“我是出家人,國家大事本不該多管,既然陛下問起來了,那我就斗膽多說一句,朝廷的事情沒有諸位大人不明白的,既然諸位大人都意見相同,那必定是不會錯的。”國師雙手合十面帶微笑的說道。
趙官家點了點頭:“便依諸位愛卿所言吧,將傅天仇革職,押送回京,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了就退朝吧。”
一件李梁金造反的大事,放在朝廷之上就變成了官員之間的爭鬥,國家大事都比不上他們權利的爭鬥重要。
退朝之後。
那個李大人見到正欲離開的國師忙道:“國師請留步。”
“李大人還有什麼事情麼?”國師笑著說道。
“適才多謝國師相助,下官知曉國師最近在煉丹,缺少金銀,待會兒下官會讓人送去黃金兩千兩到國師的慈航大殿去。”李大人帶著幾分討好的笑容道;“以後還請國師多多關照。”
國師雙手合十,微微一笑,卻是不發一言。
第三百九十九章楊上使
寒冬時節,在這個民生凋敝的時代,金陵城的之中依然保持著一種另類的繁華。
彷彿氣候的寒冷,以及外面國事的變化絲毫影響不了這座城池。
秦淮河上依舊是燈火通明,畫船之上歌舞笙簫,之前那些參加侯府文會的讀書人,彷彿已經忘記了之前的那場兵變一樣,僥倖活下來的他們又繼續縱情忘我起來,在各種風月場所,高談國事,討論詩賦,書生意氣。
然而李修遠這段時間卻是一直閉門不出。
雖足不出門,但整個揚州的情況他卻是瞭如指掌了。
自石虎奪下一座縣城之後,李梁金帶領的叛軍三日之後再奪安泰縣,七日之後攻下永平城,叛軍人數壯大到五萬眾,而後橫掃永平各縣,又五日之後向揚州進軍,一路是遇縣取縣,遇城取城,摧枯拉朽,彷彿沒有軍隊阻擋一樣,輕鬆取勝。
這一份份戰報從各地傳來,皆是落到李修遠的手中。
書房之中,李修遠負手而立,皺眉凝神,在他的面前掛著一幅揚州的地圖,上面標下了李梁金那些叛軍的位置。
“才三萬賊匪啊,縱然是有鬼怪相助,可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不到就橫掃揚州幾十城池,這也未免太過匪夷所思了,這樣揚州真的是有兵卒軍隊護城麼?”
他喃喃自語,為這個大宋國的虛弱感到震驚。
他得到的訊息,李梁金的叛軍攻陷一城從未戰過超過兩個時辰的。
也就是說在一個下午不到的時間一座城池就被打下來了。
若是縣城的話他還可以理解,可是好幾座城池堅固的大城也是如此,這就是他不能理解的了。
造反這麼容易的話,這任何有點野心的人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只怕都會躍躍欲試。
別說其他人了,就是李修遠聽到李梁金一路高歌猛進如此輕鬆,他都想揭竿而起了,畢竟老老實實的考取功名,實在是束縛太大了。
若是盛世時期,自然是必須這樣做的。
但眼下王朝末日,天災人禍不斷,妖魔鬼怪橫行,再考取功名的話就未免顯得有些迂腐了。
“還得等,再等幾日,朱昱那邊還沒有訊息傳來。”李修遠閉起了眼睛,按捺住內心的衝動。
只等朱昱買來的遊擊將軍職位一到,他便可以拉起一支軍隊了。
鏢行抽調的人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