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1/4 頁)
終於酒敬的差不多了。葉明淨坐在高位,微微含笑,她從不吝嗇自己的笑容。喜怒不形於色哪裡及得上溫文含笑來的好。她是好,沒必要非得弄的和男人一般。讓他們忘記自己的性別不若讓他們迷惑於自己的性別。
新的名聲終於敲響,渾厚悠遠的京城上空迴盪,昭示著廣平元年的到來。
第一百六十五章…貼身宮女
新年伊始,永珍更新。先皇去世的陰影,隨著廣平元年的到來,終於消散的一乾二淨。
京城中恢復了歌舞昇平,大大小小的人家說親的、成婚的也開始忙碌起來。
薛凝之向母親表達了要娶親的意願。楊氏嚇了一跳:“你說真的?怎麼這麼突然?”
薛凝之淡然道:“母親就別想其它的心思了。您唸叨的那人,不能於我生兒育女、不能於我主持中饋、不能於我孝敬父母、不能與我……”他語氣頓了頓,“您明白了嗎?”
楊氏靜默,隨後嘆了口氣:“也是,何苦委屈我兒。母親這就為你說親。只是咱們家現今不如以往,你的親事怕是有些難說,得細細尋訪。”
“無妨。”薛凝之一臉無所謂,“母親拿主意就是。也不必非要那等才華橫溢的大家閨秀。只要心性人品好便可以。”
楊氏點頭。心道,有什麼才華比得上治國之道?有什麼氣度比得上一國之君?她得找個完全不同,安分守己的女子才行。
便又道:“既如此也不必苦了我兒,回頭我讓你嫂子給你挑兩個人先放在屋裡。”
薛凝之愣了愣,想起了葉明淨在南書房的話。‘書香門第的人家,家風嚴謹。黃家幾代長子嫡系都沒有妾室……’又想到她對黃陌的評價,心頭翻湧:“不必了。我不要房裡人。一切等娶親後再說。”
楊氏想了想,這樣也好。沒有房裡人,說起親來砝碼更重些。反正等日後再添人也是一樣。
薛凝之又道:“母親可將範圍開闊些,不必總盯著勳貴人家的女子。那些書香門第,家風嚴謹人家的女孩兒也是很好的。”
楊氏無語。剛剛不是一臉無所謂麼,怎麼還有這麼多要求?轉念一想。這個幼子從小聰慧,喜愛讀書。找個有共同話題的妻子也有助於提升夫妻間的感情。遂道:“那母親便給你問問。”
薛凝之又指點:“廖太傅是兒子的恩師,在文人中頗有名望,母親可去向他的夫人打聽一二。”
楊氏徹底無語。深深懷疑兒子其實早已看好了人,只是需要她跑一趟而已……
正月過完,葉明淨就開始忙科考的事。一般來說,新皇登基都會加開一期恩科,作為自己的人才儲備。廣平元年恰好輪到了三年一度的春闈,便不用加開,按正常程式走就行。
主考官她欽點了林珂,這個問題上沒人敢和她置喙。副考官兩名卻是聽了內閣的推薦,從翰林院調了兩位侍讀學士。擬定考題的時候她有些百感交集。
如今她的宮廷中人員出奇的少,再加上她是女人。內務管理上竟做到了如鐵桶一般。由於宮中主子稀少,今年的太監採買計劃葉明淨給削掉了一大半。並指示,以後不必每年採買年幼內侍,改為隔五年一次即可。而稍微有點兒心氣的宮女,都把目光放在了滿歲出宮上。這又是女人當皇帝的一個好處。
去年的放宮女出宮一事被意外耽擱了下來。今春的時候,兩位皇太后抽空和葉明淨提了提。
說道這裡得提一下後宮的管理。懿敬太后從一開始就沒什麼興致。她都管了二十幾年了。很爽快的分了一半的權利給懿安太后。葉明淨猜測,這和她住在外廷的梧桐宮有很大的關係。外廷的用度向來後宮不得參與。內廷除了兩個太后,其餘的太妃都窩在贍養園裡呢,用度是定死了的。沒了男人,女人之間還有什麼好爭的?
誇張一點說,現在的內廷後宮,和前世旅遊淡季時的公園差不多,人可羅雀。晚上出了昭陽宮和長春宮,放眼望去,清一色黑壓壓的宮殿。膽小點的宮女都不敢獨自走夜路。
太監和侍衛們這時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要是個男皇帝,大家還避嫌著點兒。女皇帝,外加她還不住在後宮。那還有什麼好顧忌的?無數野鴛鴦橫空出世。葉明淨聽說後都要笑翻了。
壓抑人性本來就是有違天和之舉。她沒有嚴加制止。而是給鍾秀兒在太醫院單獨闢了一塊地方,讓她給宮女們看病、定期檢查身體。順帶傳送避孕藥丸。左院判鍾若嚴聽說後,氣的吹鬍子瞪眼睛。當即提出要退休回家。葉明淨好生勸慰了一番,商量到最好換成了由鍾若嚴的兒子、鍾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