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4 頁)
廣平女帝素淨著一張嬌美的容貌,似笑非笑,底下的人卻是個個背後冒冷汗。
方敬長嘆一聲,看來女帝是鐵了心要變法了。嘆道:“陛下明鑑,臣等慚愧。”半句不提如何改進詔令。內閣首輔當到他這個年紀,最經不起政治上的折損。寧可少做些,也不願卷在變法裡面折掉一世英名。
“諸位卿家有何高見?”葉明淨環視眾人。
林珂看了看人群中的陸詔,前兩日他們對這項問題也討論過,得出的結論是,他們一身的前途都在女帝的看重之下,是躲都躲不掉的帝王黨。別的人可以推諉,他們必須附議。於是他出列:“陛下,依臣之見,不妨將官員的考評和土地清查結合起來。報損良田的,考評為差。土地不動的,考評為中。開拓良田的,考評酌情為良或優……”
他的話一說,在場的人個個倒吸涼氣。
“此事萬萬不可。”董學成立刻反對,“官員考評,方方面面。一州之地,事務何止千百,豈能光憑田地一事就定優劣?”
林珂冷笑:“這麼說,依董大人之見,這年年報損土地荒廢的人,還能升官不成?”
“你這是強詞奪理!老夫什麼時候這麼說了!”董學成氣的立時就和他爭執起來。
兩個人在南書房吵得口沫橫飛。廖其珍覺得兩人說的都有理,幫忙勸架,結果越勸越亂。
葉明淨笑嘻嘻的坐在龍椅上,吵吧,吵吧。能吵架才有活力。吵吵更健康。
方敬頭都要暈了,這還是議政嗎?比菜市場還亂。陛下還在高處看熱鬧,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事,先帝在時,哪裡有這麼亂,他頭一扭,看見秉筆大臣張奉英在不停的記錄,氣的衝過去拔他的筆:“你昏頭了,這種場面也能記得?”
張奉英一臉正經:“陛下說了。為人君者坦坦蕩蕩,大家都是為國事爭吵,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私事,留於史書也是美談一件。”
“美談?——咳咳咳!”方敬驚怒的嗆了一口口水,猛烈咳嗽起來。薛凝之趕緊扶他坐下,端來茶水給他。
一旦吵得熱鬧起來。理智什麼的就漸漸拋遠了。南書房裡的得力臣子們已經分成了三派,堅持考評和土地掛鉤派,反對派,中間勸架派。引經據典,吵架的內容已經漸漸開始偏離。
陸詔是堅定的帝王黨,林珂的得力助手,一張嘴話不多,卻每每直達要害。忙碌中,他轉眼看向葉明淨,看見她氣定神閒的微笑,心頭一震。
這是成竹在胸的笑容,這位陛下早就有了方案。他恍然大悟,不動聲色的靠近林珂,用手肘碰了碰他,示意他看向上面。
林珂抬眼,葉明淨幾不可查的頷首。林珂於是大聲道:“既然各說各有理,那就請陛下聖斷。”
董學成一聽,也道:“好,就聽聽陛下如何說。”
葉明淨等場面都安靜下來後,笑道:“諸卿家說的都有理。土地清查的詔令沒有相應的獎懲制度確實不行。和吏部考評結合在一起甚好。董卿家的顧慮也有道理。事有千面,不可以偏概全。朕著這樣吧。先選出一府之地作為試點,試行一下土地清查和考評結合。當然,這裡面還要牽扯到當地的氣候、水土,歷年的民政稅收等等。具體的事務還得由內閣商量出個具體章程來。”
找一府之地試執行?眾人皆是一愣,方敬立刻回過神,大聲稱讚:“此計甚好,陛下聖明!”
眾人也紛紛回過神,的確沒有比試執行更穩妥的辦法了。經過剛剛的吵架後,人人都覺得這樣很好。內閣拿出了可行性方案。又不必一下子得罪全國的官吏。至於試執行成不成功,那是後面的事了。總比在南書房吵架要好吧。
此項議案全員透過。葉明淨有意無意的敲敲牆上的地圖:“試選的地點就這裡吧,江西布政司廣信府。”
方敬心裡“咯噔”一下,廣信府知府戴元同生性愛貪。下屬的豐華縣縣令是今年剛剛上任的黃陌,黃陌的縣令位置是女帝親自委派的……
他腦中轟隆一聲,霎時明白了很多。葉明淨的這張網是早就開始結了。
想通了道理,他神色複雜的帶著內閣成員退下,對著猶在生氣的董學成苦笑:“你彆氣了。今兒這場吵,是陛下做的一場戲。你別放在心上。想來蒙石也是迫不得已。”
“你說什麼?”董學成一驚。
方敬悄聲在他耳邊道:“廣信府知府是戴元同,下轄豐華縣縣令是去年陛下親自任命的黃陌。”
董學成大吃一驚,面色數變。
第一百七十三章田地(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