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一樣。買賣過程也一樣,都是去了那個小宅子。
於光愷大致明白了,事情的源頭就是那最為年輕的男子。無奈那男子拒不承認,定說是這幾人在誣陷。
這時,吳淡暉道:“於大人,不妨命人查查那所宅子。”
於光愷這次爽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見,派了人去查那所宅子。
折騰了這許多時候,天色已經漸漸晚了。於光愷宣佈,今天的查案就到這裡,嫌疑犯全部收押,其餘人等各自回府。
這時,武成伯顧緝起身道:“吳大人、何指揮、息觀公子。你三人現在是重要的人證,若是無事,還請不要外出。”
吳淡暉等人回到府邸後才明白他的話是什麼意思。一隊隊御林軍包圍了他們的府邸,實行嚴進嚴出政策,哪怕是一個採買的管事,都要詢問的清清楚楚。
吳淡暉胸中自有定奪,並不在意。吩咐家裡人照往常行事即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何飛倒是想找人疏通關係。無奈御林軍這次是動了真格,絲毫不講情面。
而葉息觀,在回府後得知邵先生已經離開,還是自己的三個妹妹放走的。頓時大發雷霆
“無知婦人無知婦人”他憤怒的罵著,似乎這樣就能掩蓋住心底的慌張。他在書房整整坐了一夜。
這一夜,大理寺關押的舉子們被嚴密的隔離了起來,不準任何人探視。
當太陽再次躍出地平線時,相關人員陸陸續續的來到大理寺,於光愷繼續審案。
那所宅子的主人有了訊息。由一位叫邵先生的中年男子出面租用。該男子經證實,是葉息觀的幕僚。宅子周圍的幾個鄰居,指證了四人中那位年紀較輕的男子,說是看見他和邵先生一起出入過。
這個時代的辦案,並不講究絕對的證據。有此幾項指證就足矣。於光愷又喚了幾個被抓的舉子出來認人,這些人很快就將這四人都指認了出來。
那些舉子神情非常激動,還想再說些什麼,於光愷卻立刻喚人堵住了他們的嘴。
他將目光指向葉息觀:“息觀公子,你還有何話可說?你的那位邵姓幕僚何在?”
葉息觀苦笑:“他昨天就逃走了。我被帶來大理寺後,他花言巧語騙了我三個妹妹,捲了錢財從角門逃脫了。”
於光愷問:“那你可承認販賣考題之罪?”
葉息觀正色道:“於大人,息觀冤枉。這件事都是那姓邵的揹著我乾的,我實是不知情啊”
於光愷道:“邵姓幕僚現已失蹤。息觀公子,你可有證據證明你完全不知情?”
葉息觀道:“有那位邵先生,是我於偶然間碰見的。他是滄州人士,與葉息聆的一位妾室是同鄉。正是由那葉息聆作保,我才接收了此人做幕僚。而且,據我所知,那位非嫣姨娘最近這半月來似是發了筆不小的財。現在想來,只怕正是那位姨娘和姓邵的勾結在一起,私下做了這等大逆之事。”
於光愷聽後沉吟半晌:“你可有證據?”
葉息觀胸有成竹:“這位非嫣姨娘近日來出手闊綽,在銀樓購買了很多首飾珠寶。聽說,還打算插手西域商隊的生意。於大人儘可以查一查。這位姨娘的錢是從哪裡來的?還有,如果是這位姨娘和邵先生勾結,只怕販賣考題的地方不止那宅子一處。大人可問問那些舉子,說不定就能找到其他的線索。”
於光愷從善如流,接受了他的建議。一方面派人去傳訊葉息聆和他的姨娘,另一方面派了人手去葉息觀提供的幾處銀樓找線索。同時,他將葉息觀、吳淡暉、何飛以及那四個販賣考題的人都送進了後堂的隔間。沒有讓他們參與接下來的審訊。
這幾人在後堂隔間待著,互相不聞不問。一時間倒也安靜。
時間靜靜的流逝,等葉息觀、吳淡暉、何飛被再次傳喚至前堂時,第一眼就看見了葉息聆蒼白的臉。那位非嫣姨娘匍匐爬在地上,臉蛋白的沒有一絲血色。
於光愷清了清嗓子,對吳淡暉道:“吳大人,本官已經問明白了。息聆公子的妾室阮氏確實也是販賣考題之人,本官已經下令,通緝逃犯邵春。這販賣考題之事,大致就是如此了。”
吳淡暉看了看方敬和黃庸行,這兩人俱是微微點頭。他便拱了拱手,道:“於大人斷案果然快捷。只是本官有一事不明。這阮氏和邵春又是如何會知道會試考題的呢?這裡面只怕另有內幕。”
於光愷道:“此事,本官也正要詢問。據阮氏交代,這考題是葉息觀拿了來給葉息聆瞧的。息觀公子,本官問你,你是從何處得知的考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