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3/4 頁)
都:“你真的是一直跟著?”
計都嘴角微翹,垂下頭:“殿下,屬下一直都在。您不用擔心劉常安。”
“那就好。”葉明淨知道計都的本事,不過撩撥男人這類事不亞於玩火,總要確認一下後援才安心,“別讓他發現了。他若是有不軌行為,你就悄悄制住他。”
“是,殿下放心。”計都心頭悄然升起竊喜。名正言順的常安又如何,殿下根本就在防著他們。
女帝生涯第132章練兵(三)
葉明淨視察了一次自己的莊子,兩萬畝地約有一千三百多傾,她現在已經可以稱的上是擁有良田千頃。莊上的總管她也見了,是個還算能幹的人。可惜,他還達不到葉明淨的要求。
回來以後,她去了一次東苑,詢問了一下小桃東苑裡擅長農事和畜牧的人。之後又拿著內務府的名單簡歷對照。半天之後,決定了兩個人選。都是四十來歲的年紀,有兒有女。問他們願不願意來太女的莊子裡做事。
就像小桃說的,在東苑拿的是死錢。屬於養老的地方。出來做事,拿的就是活錢了。這些東苑人從周朝起就世世代代為皇家服務,能去太女的莊子上,自然再好不過。這兩人一人擅長種植,一人擅長畜牧。將他們過戶到自己的農莊後,葉明淨便派遣了他們跟著袁氏回鄉。同時,從已經升職的滕2侍衛長那邊遣了幾個侍衛護送。
袁氏也明白丈夫要賣命給太女了,對隨行的人馬毫無異議,安安心心的領著隊伍回了鄉。
這邊,陸詔的回信到了。信上寫著,格物學在周太祖之後便漸漸沒落,學子們要出人頭地,還是得學四書五經。故而,擅長格物的人並不多。張之航此人對格物學很感興趣,常常弄了木頭、鐵器在房舍裡偷偷搗鼓。夫子說過他很多次,深恐他醉心雜學,移了性情。
他近來已經不大擺弄這些了。
葉明淨嘆了口氣,提筆寫了一封信給衡山書院的張之航。封好後命人從官方渠道送至衡山書院。
時間,突然間就變得很緊迫。
葉明淨自從那天從宣明宮出來後,便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去探望父皇。承慶帝默許了她這種行為,兩人彷彿又回到了她年幼的時候,每晚一同用膳,一起聊天。
“文臣那邊,你就真的一點兒也不管了?”承慶帝半躺在羅漢床上,背後靠著厚厚的迎枕。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葉明淨說著自己的打算,“即便兒臣是男子,就衝這十五歲的年紀,他們也不會放手讓天子親政。霍光輔佐劉弗陵夠盡心盡力的了吧。還不是獨攬大權。好,劉弗陵年幼,那後面的劉病已總是成人了吧。結果如何?漢宣帝劉詢在霍光有生之年事事順從,只成功反對過一件事。就是故劍情深,將結髮之妻冊封了皇后。劉詢難道是無能無才?很顯然不是。那他為什麼什麼事都聽霍光的?而不是自己做主?”
承慶帝笑了:“你這個比喻倒也有趣。霍光有擁立之功。掌天下大權。立誰為皇帝都是由他說了算。漢宣帝自然要韜光養晦,避其鋒芒。”
葉明淨冷哼:“擁立之功?現今和漢代相比,不過是一位大臣擁立與一群大臣擁立的區別而已。從他們手裡掏權?兒臣若是男子,還有幾分指望。女子?會很難很難。要花上數年的功夫,政事上說不定還要妥協很多違背良心的舉措。我才不要走這條路。”
承慶帝又笑了:“你可以娶薛凝之,由他做正卿。再納幾個其他家族的側卿,勳貴們就可以助你。”
“父皇。”葉明淨決定趁今天這個機會,好好和父親談論一下自己的想法:“迎娶勳貴家的男子為正卿、側卿。固然可解一時之憂,卻無異飲鴆止渴。那些男子怎麼會甘心守在宮中?到時候,枕邊人天天謀算著要害我,這日子太可怕了。”
“是嗎?”承慶帝不置可否的笑笑,突然換了話題:“歷代帝王無數,你怎麼偏偏就拿漢宣帝說事?可是感動於他的‘故劍情深’?”葉明淨怔住,驚訝的看向父皇。承慶帝繼續道:“你堅持不願立正卿,可是想將這位置為心中之人保留?”
“我……”葉明淨語塞。
“回答我。淨兒。”承慶帝定定的凝視她,“你可是這麼想的?”
葉明淨嘴唇微動,半晌後,輕聲道:“貧賤之交無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結髮夫妻,自當相守一生一世。”。‘
“糟糠之妻不下堂。”承慶帝咀嚼再三,恍然大悟,“怪不得。漢宣帝立了貧賤時的髮妻為皇后。光武帝卻是先立了郭聖通,之後再廢后改立髮妻陰麗華。你欣賞漢宣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