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1/4 頁)
廣平五年十月,秋收已畢。葉明淨任命消失已久,重新出現的陸詔為徵糧使,在湖廣、江南一帶徵收糧食。
廣平五年十一月,陸詔連斬湖廣、兩江官員三十餘名。徵糧任務順利完成。
廣平五年十二月,寒冬來臨。關內瓦剌軍得不到冬衣糧草補給。終被孫承和全部剿滅。戰俘數萬人。同時,由於各商家的金錢物資及時送至,張之航破格提拔,出任五品工部郎中。統領新部門“天工所”。天工所趕製大炮十餘座,以及霹靂彈若干,運往邊關各城。韃靼、瓦剌大軍多次進攻,終無功而退。
廣平六年新春。瓦剌王突不花爾模舊傷復發離世。十歲的大王妃親子蒙嘯在烏丹臣的輔佐下登上汗位。韃靼王米利達聯合蒙嘯一同向大夏女帝葉明淨髮出求和國書。兩國使臣入京,要求議和。
葉明淨坐在太和殿的寶座上,淡淡的環視下方。
廖其珍在今天的朝會上提交了告老摺子。禮部尚書嚴守正遞交了瓦剌韃靼使臣求見的摺子。戶部尚書錢思義送上了全國土地的明細數目,和她手中的真實數目出入無幾。方敬遞交了一份各地空缺官員的名單,請她擬定任命。沒有像一年前一般有任何內閣擬定的候選人名單。
還有工部尚書劉潛的摺子,為著“天工所”後續工作求資金的。兵部尚書唐眷書的摺子,為著戰俘問題來詢問的。
這樣的朝堂,在兩年之前簡直不可想象。
葉明淨深深的吸了口氣,露出華美的笑容:“諸卿的事很多啊。一個個來吧。”
……
第兩百四十章談判(上)
第一個處理的是廖其珍告老摺子。葉明淨自然是準了,賞賜了一堆東西安慰他。不管怎麼說廖其珍都是帝師,政務能力如何不談,名聲那是一定要有的。
接下來就是嚴守正的摺子。瓦剌和韃靼的使臣自然要見。不過葉明淨身為女帝,總要擺一擺譜。沒得一上來就趕著給他們好臉色的。她想了想,趁機任命薛凝之為禮部郎中,負責這次的議和事項。讓他先去探探風聲。
剩下的幾件事務,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她收了奏摺回去細看。
然後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陸詔的任命。
徵糧使是臨時性的差事。現在戰事基本結束,陸詔也回了京。對於這麼個立了大功的人,必須給予相應的位置才行。
陸詔立的功雖然見不得光,好在如今葉明淨的王權已經到了集權頂端,可以一言定奪。她想了想,還是先將他安置在了翰林院,從五品的侍講學士。
果然,陸詔沒有半點不滿。欣然接旨。
朝會結束後,新鮮出爐的侍講學士很扎眼的跟著女帝陛下去了南書房。
方敬和林珂交換了一個眼色,並肩而行。
葉明淨今日的上朝是登基以來最痛快的一次,大好的心情一直保持到了南書房。淡笑著道:“別的事不急,先說說和談吧。”蠶食草原一帶是藍圖最初的開始,重中之重。她一直記掛著這事。
方敬和林珂的意思是典型的天朝大國態度。讓兩國對大夏稱臣,交換戰俘。
“沒了?”葉明淨吃驚的瞪大了眼。她已經預料到了這些古人不會有什麼先進的觀點。不過這也太簡單了吧,連戰爭賠款都沒有嗎?
方敬愣了愣,試探的道:“是否還需兩國特使來我大夏朝賀?”
呸葉明淨深吸了兩口氣,提醒自己。我不生氣,我不生氣。和這幫古人生氣沒意思。
新鮮上任負責和談事宜的禮部郎中薛凝之,不緊不慢的開口:“為著這一戰,國庫耗費錢財頗多。我大夏可向瓦剌與韃靼要求賠償。”
葉明淨讚許的看他一眼:“凝之此言甚是有理。”
戶部尚書錢思義一聽有賠款,第一個來了神:“陛下,國庫去年不光徵調了錢財,還有當年的糧食賦稅。此外,由於大量民眾被徵召當兵。田地耕種不善,今年的收入會大大減損。另者,還有三十萬大軍的糧餉、補給……”他滔滔不絕的算著,隨口就是一串嚇人的數字。眼冒綠光的盯著薛凝之。那意思是:多要些錢回來。
董學成目瞪口呆,有些結巴的道:“數,數目這麼大。瓦剌和韃靼人不會答應的。”
陸詔胸有成竹的發言:“錢不夠,就用地來賠償。割地賠款好了。再製定一些通商協議。剩餘的,可以用牛羊、馬匹、奴隸抵債……”他是知道葉明淨的牧場計劃的,此時說來頭頭是道。
薛凝之瞥他一眼。目中閃過一絲詫異。頓時知道了此人也是陛下